脂溢性脫髮


疾病介紹


脂溢性脫髮又名脂脫,男性患病的機會較大,但女性也有患病風險。主要因為頭皮的油脂分泌失調而導致頭油溢盛,堵塞毛囊,繼而引致脫髮問題。每日掉落50-100根頭髮屬正常水平。


發病原因


主要因為頭皮有過多皮脂分泌物堆積,壓迫或堵塞毛囊,影響毛髮生長。過多皮脂分泌亦會產生毒素,導致中毒。頭髮因而枯萎、並脫落。引致皮脂分泌失調的原因有:


  •  雄性激素過高:當雄性激素進入血液循環到達頭皮後,雄性激素會轉化成有毒物質,影響毛囊的代謝,導致頭髮脫落
  •  頭蟎:嗜脂性的寄生蟲,以皮脂為食物。因分解皮脂而分泌出一種解脂酵素,分解和侵蝕皮脂腺,令毛囊缺乏營養和萎縮,最終導致脫髮
  • 年齡:脂溢性脫髮的發病率會隨年齡增加。初發於17-20歲,約30歲為發病高峰期。症狀也會隨年齡加重
  • 精神壓力大、大腦消耗能量極大的人:身體因要維持正常的體溫、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的平衡,而分泌較多雄性激素
  • 基因遺傳:脫髮基因於男性中屬於顯性,故如父親有脫髮問題,母親有沒有此基因,兒子都會有脫髮問題,有此問題男性的比例也因此增加。由於女性的脫髮基因是隱性,女性如要患上這疾病,則需要父母均有此基因


病徵


早期

  • 多頭油,容易顯油膩
  • 頭髮漸漸變軟、幼
  • 脫髮症狀不明顯
  • 頭皮痕癢


中期

  • 多頭油,頭皮更顯光亮
  • 男性:有局部脫髮; 女性:頭頂髮量減少
  • 髮線向上移
  • 頭髮變得幼細、不長
  • 頭皮痕癢


後期

  • 頭皮泛油光
  • 皮下肌肉層消失或被脂肪層取代
  • 頭皮組織轉為毛孔性皮膚
  • 男性:永久性脫髮;女性:能見到頭皮但未至於禿頭


可出現的併發症


並沒有其他生理上的併發症,但患者會因外觀變化,容易影響心情,失去自信。嚴重的會影響社交生活。


高危人群


  • 家族有脫髮基因的人
  • 有高脂飲食習慣的人
  • 三個月平均每日掉下100根頭髮以上的人


應做檢查


  • 詢問病歷,包括:飲食習慣、家族病史
  • 頭髮分析:了解頭皮的油脂分泌情況並檢查健康與不健康毛囊的比例、毛髮粗幼,以便作出合適的療法
  • 身體檢查:了解有什麼其他因素導致皮脂分泌失調
  • 細菌培植:檢驗是否因霉菌或細菌引致脫髮


相關療法


  1. 醫學激光:以低能量的激光提供能量給頭皮的細胞,把細胞中的ADP轉為ATP。激活過後的細胞可以重新為毛囊提供營養,改善脫髮問題
  2. 藥膏
  3. 口服藥物
  4. 洗髮劑:可助平衡皮脂分泌 


預防方法


  • 避免進食油脂高的食品:可減低血脂,從而減少皮脂分泌
  • 避免刺激頭皮,如:使用過熱的水、過強的洗髮用品洗頭
  • 有做運動的習慣,如:游泳、瑜珈。不會令頭皮過熱的運動有助頭皮的血液循環,減低油脂積聚在頭皮


相關專科

皮膚科


Reference

https://iwanthair.pixnet.net/blog/post/220405082-%E5%85%A8%E9%9D%A2%E6%80%A7%E7%9A%84%E8%84%AB%E9%AB%AE%E6%AA%A2%E6%9F%A5

https://www.jiankanghou.com/jibing/42905.html

https://skin.qhms.com/media-center-news.php?news=14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f/article/2029/361_p04-09.pdf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