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並非成年人的縮影,體質與成人不盡相同,加上小兒較難懂得了解和形容自己的身體狀況,強健的方法需格外小心。
中醫認為,小兒「三有餘而四不足」,即肝旺、心旺、肺虛、腎虛、脾虛、陽有餘而陰不足,因此可針對各項有對應的保養方式。
圖片:istock
強健重點一:肝
「肝主疏泄」,並從腎抽取氣血,供身體使用,使小兒的精力旺盛、發育很快、學習能力高,但同時也會使小兒容易發熱、出汗。
宜
- 喝酸梅湯、菊花茶,降肝火
- 按摩太衝穴,也有助去除肝火
圖片:sohealthy
忌
- 食甜品、煎炸物,避免肝火上亢
強健重點二:心
「心主煊騰」,肝在抽氣血後會交給心臟,驅動身體作不同的活動,因此小兒多源源不絕的能量,但是睡眠素質卻不好,夢遊、半夜哭鬧等,也會「熱氣」,易喉嚨痛、生口瘡舌瘡。
宜
- 按摩耳朵的、掌根的神門穴
圖片:Epochtimes
- 父母可多陪伴兒子,傾聽他們旳話、聆聽安靜的音樂
忌
- 食辛辣、烤炸物
- 食過於進補的食物,如:當歸、肉桂
強健重點三:強肺
「肺主收歛」,把能量冷卻,肺虛容易使小兒在生病時發高燒,也是小兒「坐不定」的成因之一。
宜
- 多到戶外做運動,接觸陽光和新鮮空氣,增強心肺功能
- 多按摩太淵穴,補足肺氣, 預防感冒、咳嗽
圖片:Epochtimes
- 食五指毛桃,又稱「南芪」,補而不燥,味道清甜,帶有椰子香味
忌
- 運動後飲凍飲,或洗冷水澡
- 食冰凍的食品,如:雪糕
- 食寒涼的食品
強健重點四:強腎
腎主要把降溫的氣血儲備好,作新的循環用,小兒的氣血儲備不足,因此在生病時處理不當,容易出現併發症,危及性命。
宜
- 早睡,睡前1小時不看電視、電腦,不打電話,不打遊戲,助眠
- 可用桂圓、蓮子作甜湯、或飲用黑豆漿
- 食山藥製成的果凍,洗淨山藥五百克、桂圓五百克、新鮮山楂三個,榨汁、加少許糖,蒸一小時,可強壯骨骼,促進正常的發育
忌
- 「腎主水」,在冬天游泳會耗損腎的陽氣
- 過份進補,如服過多冬蟲夏草、海鮮
強健重點五:強脾
脾負責協調肝心(主使人興奮)和肺腎(主使人冷靜),普遍脾虛的小兒,身體狀況較不穩定,易病,稍涼就面色蒼白,稍熱就面紅耳赤。
宜
- 「脾胃是後天之本」,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三餐定時定量,如胚芽米
- 初生嬰兒,最好吃母乳
- 順時針按揉中脘穴
圖片:acupoint361
- 食准山粥、生薑薏米水
忌
- 吃太涼的食品,如:西瓜、香瓜、哈密瓜、優酪乳、冰淇淋
- 吃難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花生
- 空腹喝大量果汁、吃水果
強健重點六:陰陽
宜
- 經常補充水分,如:4歲小孩每天每公斤約需要100毫升的水分,較成人多。
忌
- 穿著太多衣服
Reference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6855
https://heho.com.tw/archives/80994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