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高血脂是人體血中的脂肪物質過高而產生的疾病。亦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代謝異常的疾病,而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其他脂蛋白膽固醇。在正常的情況下,血清總膽固醇是小於 200 mg/dl,而高密度膽固醇是大於 40 mg/dl,三酸甘油脂是小於150 mg/dl,而低密度膽固醇是小於130 mg/dl。而一但血清總膽固醇大於240 mg/dl,三酸甘油脂大於200 mg/dl,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60 mg/dl即患有高血脂疾病。
發病原因
- 家族性遺傳
- 甲狀腺功能下降
- 糖尿病
- 腎病症候群疾病
- 飲食習慣:攝取過多的熱量、飽和脂肪酸
- 少運動
- 體重過重
病徵
高血脂一般都沒有特別病徵,但高血脂都有可能會引致以下情況包括:
- 血管內腔狹窄
- 血栓形成
- 血管阻塞
- 心絞痛
- 心肌梗塞
- 腦出血
- 腦梗塞
可出現的併發症
- 中風:短暫性缺血發作
- 高膽固醇
- 血管硬化
- 血管阻塞
- 冠狀動脈心臟病
- 心血管疾病
- 心肌梗塞
- 糖尿病
- 高血脂會導致糖尿病情更嚴重,甚致引起冠心病、眼底壞死、腎臟病變、神經病變
- 脂肪肝:大量的脂肪積眾在血液中,導致其他的器官病變;脂肪肝會引發肝硬化
高危人群
- 有酗酒習慣人士
- 肥胖人士
- 嗜食甜食人士
- 吸煙人士
應做檢查
抽血檢查:檢驗血中的肌酸酐、血糖、血脂肪
相關療法
藥物治療
- 纖維酸鹽衍生物:能刺激脂蛋白脂解的分解活性,有效刺進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謝,抑制著肝細胞內的脂質代謝;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膽結石、肌肉病變
- 膽酸結合樹脂:能夠阻止腸胃中的膽酸然後再吸收,增加肝臟的代償,增加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便秘、降低其他藥物的吸收效果
- 菸鹼酸:維生素B之一,能降作低密度膽固醇製造,降低三酸甘油酯;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臉部出現潮紅情況、高尿酸、高血糖
- 史㙮汀:有抑制肝細胞膽固醇合成作用,減少肝臟分泌化壞膽固醇,能夠提升好的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酯;副作用包括:肌肉病變、增加肝細胞酵素
- 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抑制從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於小腸絨毛的邊緣細胞吸收
- 降低總膽固醇;副作用包括:頭痛、腹痛、腹瀉
預防方法
- 養成均衡飲食習慣
- 從飲食中控制油脂的攝取量:可選用:花生油、亞麻仁油及橄欖油
- 選擇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及滷的方式烹煮
- 多進食蔬菜、水果及全穀類食物
- 盡量避免進食高鹽份食物
- 保持體重適中
- 戒煙
- 避免喝酒
- 養成運動習慣
相關專科
心臟科
協會
香港保健協會
References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103/18.htm
https://www.hkah.org.hk/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name/LMC_-_High_Cholesterol.pdf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