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


疾病介紹


三叉神經痛是慢性神經痛症。三叉神經是顱骨內的腦幹第五個顱神經,在臉部兩側各有一條獨立而分成三個分支的神經,主要控制臉部、上顎及下顎部位的感覺。

患有三叉神經痛的患者臉部會產生極度疼痛和肌肉抽搐的症狀,是最痛苦的疾病之一。震動或輕微的刺激,例如刷牙、化妝、飲食、交談等都有機會觸發痛症,雖然三叉神經痛不觸及生命危險,但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發病原因


三叉神經痛的成因可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

  1. 原發性是由於由於血管壓迫靠近大腦底部的三叉神經,壓迫損害神經並導致神經活動過度爆發。但血管壓在三叉神經上的原因尚未確定。
  2. 而繼發性的成因包括:
  • 多發性硬化症:導致三叉神經的髓鞘變質,三叉神經痛症會出現在多發性硬化的晚期
  • 臚內腫瘤壓在三叉神經上(比較罕見)
  • 腦幹部的血管病變
  • 病毒感染:帶狀皰疹、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急性中耳炎、牙髓炎、牙齦炎等,其病原體可產生毒素,對三叉神經神經造成損傷,也有機會產生神經性面部疼痛


病徵


疼痛區域基於三叉神經的三個分支:

  • 眼分支:眼睛,上眼瞼及前額
  • 上顎分支:下眼瞼,臉頰,鼻孔,上唇和上牙齦。
  • 下顎分支:下巴,下唇,下牙齦和一些用於咀嚼的肌肉


三叉神經痛的徵狀:

  • 疼痛通常只影響臉部的一側,及三叉神經的區域,並且可延伸到頸部或頭皮的背面
  • 觸摸臉部或牙齒的任何情況,如:刮鬍子,化妝,刷牙,進食,飲水、談話或甚至微風都能觸發疼痛
  • 疼痛範圍可以是突發性
  • 有刺痛及灼熱感
  • 疼痛區域不受控制地抽搐
  • 痛楚可持續數天或數月,也可能會有無痛的時間,即緩解期,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可出現的併發症


因痛症困擾,有機會導致抑鬱及焦慮


高危人群


  • 中年人士並且有血管硬化的問題
  •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


應做檢查


醫生會檢查及觸摸患者的臉部,以確定疼痛的位置及三叉神經的哪些分支受到影響,如有需要,會安排患者做腦部磁力共振成像掃描,作進一步評估,檢測任何壓迫神經的血管和嚴重程度,排除腫瘤或多發性硬化的可能性。

 

相關療法


三叉神經痛有多種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注射治療、手術治療及放射治療


1.藥物治療

屬三叉神經痛的一線治療,藥物可單獨或合併使用,主要是減輕疼痛及減少發作次數

● 抗癲癇藥:阻止神經刺激,減少或阻止發往大腦的疼痛信號

● 肌肉鬆弛劑

● 三環類抗抑鬱藥:用於治療疼痛


2.放射治療

治療目的是緩減痛症

● 甘油注射

● 半月神經節內注射酒精

● 半月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

● 氣球壓迫術


3.手術治療

手術目的是阻止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或切斷神經以防止其向大腦發送疼痛信號

三叉神經根微血管解壓術,是最常見的手術之一。


4.放射治療

使用高度聚焦的輻射來破壞產生疼痛的三叉神經根部,以減輕疼痛

● 三叉神經節燒灼手術:以電凝產生熱能來燒灼三叉神經節

● 數碼導航刀:切斷三叉神經線


預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預防誘發三叉神經痛的方法

  • 注意口腔和鼻腔清潔,可減低感染性的疾病,如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急性中耳炎、牙齦炎等,可預防引發三叉神經痛
  • 控制高血壓和高血脂,以減低病情引致的血管硬化誘發三叉神經痛
  • 保持充足睡眠 、均衡的飲食及做適當的運動來增強抵抗力,減低感染病毒的機會

 

相關專科

  • 牙科
  • 耳鼻喉專科
  • 神經外科
  • 腦神經科


協會

香港健康文化協會


Reference

http://www.csh.org.tw/into/gamma/b/b9010.htm

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168.html

https://www.brainandspine.com.hk/%E7%96%BC%E7%97%9B/%E4%BB%80%E9%BA%BC%E6%98%AF%E4%B8%89%E5%8F%89%E7%A5%9E%E7%B6%93/%E4%B8%89%E5%8F%89%E7%A5%9E%E7%B6%93%E6%B2%BB%E7%99%82%E6%96%B9%E6%B3%95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