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腫瘤

疾病介紹


脊椎是支撐住人體軀幹的大樑,而頸椎側承接著頭顱再經過胸椎,腰椎及薦椎連接到盤骨。

脊椎腫瘤,俗稱脊椎贅生物,是脊柱內的組織不正常地增生。脊椎腫瘤由良性或惡性的細胞增生而成,可能發生在脊髓、脊髓膜,或脊椎骨與脊髓膜之間,而每一節的脊椎孔都會有一對由脊髓所分派出的脊椎神經與軀幹及肢體連接著,將身軀四肢的感覺訊號傳到大腦的神經腔中樞的同時亦會將中樞神經的指令傳達至四肢。但如果中樞神經受損可能會做成下肢麻木及癱瘓。



發病原因



脊椎腫瘤大多數為偶發性的,而少數是家族遺傳。脊椎腫瘤會生長在不同的部位,分為三類不同的脊椎腫瘤。第一種是生長在脊髓硬膜外的腫瘤是最常見的脊椎腫瘤,會因為破壞脊椎體而導致病理性骨折、第二種是生長在於硬脊膜內但在脊髓外的腫瘤,即是神經髓鞘瘤及硬脊膜瘤多數為一種良性的腫瘤,而第三種是生長於脊髓內的腫瘤,即是脊椎室管膜瘤及星狀細胞瘤,而血管母細胞瘤都是脊椎腫瘤的一種。


病徵


  • 下肢失去感覺
  • 下肢、手指或手掌冰冷
  • 背部感到劇痛
  • 髖部、腿部、腳掌及手臂出現疼痛的情況
  • 躺下、用力、咳嗽或打噴嚏感到疼痛
  • 大小便失禁
  • 肌肉收縮、抽搐、痙攣、無力、或失去活動能力


可出現的併發症


手術後的併發症:

  • 脊椎神經受損
  • 頸椎有機會導致四肢癱瘓
  • 胸椎可能會導致下肢癱瘓
  • 腰椎可能會導致神經受損致影響下肢活動的能力


高危人群


沒有特定的好發年齡


應做檢查


  • 核磁共振:提供身體內的器官及構造影像的照片,可以發現腫瘤、傳染病和其他組織疾病或傷害
  • 腰椎穿刺:能取得脊髓周邊的腦脊髓液檢體作進一步的化驗
  • 脊髓造影:將顯影劑注入到脊髓四周,再使用X光攝影所呈現出的脊椎構造與潛在腫瘤


相關療法


  1. 放射線受術治療:以輻射技術精確及迅速地將放射劑量分佈在解剖學的部位上,消除腫瘤而不損害到毗鄰的正常組織。能以強度調控放射線治療、影像導航放射線治療及能作360度全體積旋轉的放射線治療能大幅減少周邊的組織受到傷害及縮短患者治療的時間
  2. 藥物治療:服用能有效舒緩脊髓發炎及腫脹的藥物
  3. 全切除手術:病人適不適合取決於以下因素-擴散的情況、癌症的種類、病人的身體狀況


預防方法


  • 養成運動的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 避免吸煙
  • 避免喝酒
  • 多攝取足夠營養的食物例如:多吃蔬菜及水果
  • 多注意身體的變化,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相關專科

骨科

腫瘤科


協會

 香港神經纖維瘤協會


References

https://www.brainandspine.com.hk/%E8%84%8A/%E8%84%8A%E6%A4%8E%E5%85%A7%E8%85%AB%E7%98%A4?gclid=EAIaIQobChMIotDCnaKX6wIVwMEWBR3BdAugEAAYAiAAEgIB5_D_BwE

https://www.elcaminohealth.org/services/cancer-care/conditions-treatments/brain-tumors-zh

https://www.med.hku.hk/healthedu/issue287/issue287.pdf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