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

疾病介紹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最粗最長的神經,是第四節及第五節的腰椎神經及第一節至第三節骶骨神經組合而成的神經束。脊椎關節的功能失調導致神經束及血管受壓的痛楚、麻痺及肌肉痿縮,都可稱之為坐骨神經痛。脊骨移位亦可令椎間神經孔道變形及收窄,使神經根或神經線受壓,產生坐骨神經麻痛現象。


發病原因


  • 椎間盤退化症︰如下腰有一個或多個椎間盤退化,便會刺激神經根管,引致坐骨神經痛
  • 腰椎管狹窄症︰60歲後脊椎逐漸老化,很大機會有腰椎管狹窄症。如果這個部位出現栓塞,便會導致椎管收窄,令軟組織增生,而隆起的椎間盤會施壓到神經根管,出現痛症
  • 懷孕期間: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導致重心偏後,子宮向後傾斜,更容易出現坐骨神經痛
  • 肌肉勞損:肌肉勞損所引發的發炎令神經根管受壓,引發坐骨神經痛
  • 感染:腰部感染可影響神經根管引致痛症
  • 脊椎腫瘤:脊椎腫瘤影響下腰的神經根管


病徵


坐骨神經沿著臀部、大腿,一直伸展至小腿及足部,大部份患者在腰椎部旁有明顯的痛症和感到下肢麻木,通常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包括:

  • 一邊臀部或腿部持續感痛楚
  • 疼痛程度不一,由輕微痛楚及至刺痛和灼痛不等
  • 咳嗽或噴嚏,以及長時間坐下會令症狀加劇
  • 腿或腳無力、麻痺,或難以移動
  • 因刺痛而難以站立或走動


可出現的併發症


  • 腰椎管狹窄症
  • 腰椎間盤突出症
  • 馬尾腫瘤


高危人群


  • 老年人
  • 經常搬重物的人士
  • 肥胖的人士
  • 長時間坐著不動或姿勢不良的人士
  • 糖尿病患者


應做檢查


1.身體檢查:醫生會指示患者做出某些動作,包括用腳趾或腳跟步行、蹲下然後起立、仰臥躺平後把雙腳伸直提起等,檢查患者的肌肉耐力及反射能力,如患有坐骨神經痛,便會感到痛楚。


2.影像檢查:如感到痛楚,並且在數星期內仍沒有減退跡像,醫生可能會替患者進行造影檢查,檢查是否出現椎間盤突出或骨刺等情況。

  • X光:了解有否出現骨刺導致神經受壓
  • 磁力共振:磁場及射頻原理構成的背部斷層影像,可檢視骨骼和軟組織的問題
  • 電腦掃描:有助清晰顯示脊髓及脊髓神經的影像,發現骨骼和軟組織的問題


相關療法


  1. 藥物治療
  • 非類固醇消炎藥或口服類固醇等藥物,有助紓緩坐骨神經痛及減輕炎症。亦有可能視乎情況處方尼古丁、肌肉放鬆劑、三環抗抑鬱藥或抗癲癇藥
  • 注射止痛劑:於脊髓或脊髓附近注射止痛藥止痛,有紓緩病情的作用。注射前須進行局部麻醉,醫生會給予鎮靜劑,令患者放鬆。注射可分為兩種。

a.硬膜外類固醇注射:直接於坐骨神經疼痛的位置注射類固醇紓緩炎症

b.神經根管抑制注射:針對脊髓的個別神經線

2.物理治療:短波、熱敷、2D腰椎牽引、磁場治療、電刺激、向量干擾波等。以上治療有助放鬆肌肉,舒緩坐骨神經痛及減低局部神經受到壓迫的徵狀。

3.人手脊椎矯正:須經由專業醫的護人員進行,能有效改善脊椎骨之間的排列,針對坐骨神經痛的成因。

4.針灸:把針具插入患者疼痛部位附近的皮膚,從而打通經絡及改善疼痛的情況。


預防方法


  • 改善日常生活例如:站姿、坐姿、搬東西的姿勢等,養成正確的姿勢
  • 搬運重物時,正確步驟應為:先蹲下、不彎腰、兩腿微微張開,雙手將重物往身邊靠近,再慢慢將物品抬起,儘可能保持腰部挺直,避免直接彎腰導致腰部承受過大的壓力
  • 避免搬重物
  • 避免進行激烈的腰部運動
  • 坐姿端正
  • 椅子高度不可過低
  • 使用軟硬適中、支撐力良好的床墊
  • 維持標準體重,肥胖會增加對腰椎的負荷


相關專科

  • 疼痛醫學專科
  • 神經外科專科


協會

復康資源協會


References

https://www.nymg.com.hk/symptoms/sciatica?npclid=EAIaIQobChMIuNKH_azs6gIV1qiWCh3NPwmSEAAYAiAAEgIuIvD_BwE&gclid=EAIaIQobChMIuNKH_azs6gIV1qiWCh3NPwmSEAAYAiAAEgIuIvD_BwE

https://www.acupuncturephysio.com/zh-hk/%E5%9D%90%E9%AA%A8%E7%A5%9E%E7%B6%93%E7%97%9B%E9%87%9D%E7%81%B8%E6%B2%BB%E7%99%82?gclid=EAIaIQobChMIrenDka3s6gIVClVgCh0emwb2EAAYBCAAEgLq4fD_BwE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