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腦膜炎是由於包圍大腦及脊髓週邊的腦膜發炎而引致的疾病,主要可分病毒性和細菌性腦膜炎。
一般腦膜炎都具有傳染性,而且病情可以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引發更多併發症,甚至死亡。例如:細菌性腦膜炎的腦膜炎雙球菌,屬於比較嚴重的一種腦膜炎,是法定須要呈報的其中一種傳染病。據資料顯示,香港在2001至20011年期間,一共有37宗患病個案。
但近年,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研製出很多有效疫苗,有助減低大家患感染的風險。
發病原因
感染途徑主要是直接或間接接觸患病者的飛沫或鼻喉分泌物,亦可由身上帶有細菌但沒有任何病徵的人士傳染。
腦膜炎概括分為兩種,病毒性和細菌性腦膜炎。
- 病毒性腦膜炎組織的病原體包括:腸病毒以及皰疹病毒等。
- 細菌性腦膜炎病的原體肺包括:炎鏈球菌、啫血性流感桿菌、腦膜炎雙球菌。
病徵
腦膜炎初期比較難以察覺,病徵與一般的傷風感冒徵狀近似。除發高燒、頭痛等病徵外,還有以下病徵:
- 頸部僵硬
- 畏光
- 意識紛亂
- 嘔吐
- 倦怠嗜睡
- 胃部不適
- 紫紅疹(腦膜炎雙球菌)
可出現的併發症
腦膜炎若未有合時作適當處治療,可能會引發更多併發症。如:
- 大腦永久創傷
- 智力發展延緩
- 聽力喪失、失明
- 腦癎症
- 腦積水
- 敗血病
- 肺炎
- 有因局部缺血而需要截肢
- 心臟病、心肌炎
- 死亡
高危人群
- 與腦膜炎患者有緊密接觸人士,如:患者家人 、醫護人員等
- 免疫系統有失調患者,如:愛滋病
應做檢查
要確診患者是否患上腦膜炎,醫生需要為患者進行以下測試:
- 血液檢查
- 電腦斷層掃描
- 腰椎穿刺:從患者的脊髓腔裡抽取腦脊液,以測量腦壓、細胞、蛋白質等發炎徵狀及腦膜炎的類型
相關療法
醫生會根據不同的病原體提供治療給予患者。
1.細菌性腦膜炎
- 需即時入院治理
- 抗生素:以靜脈注射方式,注射到患者血液中
2.病毒性腦膜炎
沒有任何治療方法,大部分患者會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
預防方法
-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當患病時應配帶口睪,減少飛沫傳播
- 增強抵抗力,多做運動,充足睡眠
- 注射疫苗:現時大部份類型的腦膜炎如:嗜血流感桿菌、肺炎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及結核菌等,都可以注射疫苗來預防來減低染病風險
相關專科
腦神經科
協會
- 世界腦膜炎組織
- 腦友心
Reference
https://www.hkupop.hku.hk/english/report/meningitis/content/resources/ppt.pdf
https://www.aboutkidshealth.ca/article?contentid=761&language=chinesetraditional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2086.html
https://www.hkah.org.hk/tc/education/article/id/410/
圖片:navgujaratsamay
以上內容、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