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腦炎是腦組織的炎症,常見於病毒感染或由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錯誤地襲擊腦組織而引起。
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和頭痛,而且病情可迅速加重,由於炎症會令大腦腫脹,使神經系統產生變化,嚴重時會導致患者出現癲癇抽搐、神志不清、意識喪失,甚至昏迷。所以,及時的診斷及治療對患者是相對的重要,以減低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
發病原因
腦炎主要有兩種類型:原發性和繼發性。當病毒直接感染大腦和脊髓時,便會發生原發性腦炎。繼發性腦炎是由於免疫系統對身體其他部位受到感染的反應,免疫系統不僅攻擊感染的細胞,還錯誤地攻擊大腦中的健康細胞。
常見的病毒包括:
- 常見病毒:單純皰疹、鉅細胞病毒
- 兒童病毒:兒童時期常見的感染,如: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等
- 腸病毒:如:克沙奇病毒
- 人類免疫系統病毒:如:愛滋病病毒
- 狂犬病病毒:狂犬病毒的感染通常是通過被感染動物的叮咬傳播
- 蟲媒病毒:常通過蚊子、跳蚤及蜱蟲等節肢動物的叮咬傳播,當中包括:日本腦炎、馬腦炎(東部馬腦炎、西部馬腦炎)、委內瑞拉馬腦炎等
病徵
大部分腦炎患者會出現輕度的流感症狀,如:
- 發燒、頭痛
- 肌肉或關節疼痛
- 嘔吐
- 疲倦嗜睡、虛弱
- 頸部僵硬
嚴重的症狀包括:
- 癲癇、抽搐
- 臉部或身體某些地方出現感覺喪失或麻痺
- 畏光
- 暈厥
- 雙重視野
- 反應及動作緩慢
- 語音或聽力問題
- 意識混亂
- 有幻覺
嬰幼兒的症狀會出現:
- 囟門隆起
- 身體僵硬
- 噁心和嘔吐
- 餵食不良或不醒來餵食
可出現併發症
患有重度腦炎的人可能會出現永久性的後遺症,腦炎引起的並發症包括:
- 記憶力衰退
- 注意力不集中
- 持續疲勞
- 虛弱或缺乏肌肉協調
- 聽力或視力缺陷
- 言語障礙
- 人格改變
- 癲癇症
- 死亡
高危人群
- 年長人士
- 1歲以下的兒童
-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 生活在蚊子和蝨子傳播特定病毒的地區的人士
應做檢查
如識別到患者出現如:發燒,頭痛,神誌不清,偶有癲癇發作的等一些典型腦炎的症狀,醫生會進行進一步的診斷檢查從而進行評估。
- 血液檢查
- 腰椎穿刺:從脊柱中抽取腦脊液樣本,檢查感染的跡象,測試蛋白質和白血球細胞的水平
- 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檢查:檢測腦結構的變化,以排除其他病症,如:中風、腫瘤等
- 腦電圖:查找大腦中的受影響區域及大腦的電活動
相關療法
腦炎的治療取決於發病原因和徵狀,治療方法包括:
- 抗病毒藥物:對抗影響大腦的病毒感染
- 止痛藥:減輕痛症的不適或高溫
- 抗生素:對抗腦炎所潛在的細菌感染
- 抗炎藥:緩解頭痛和發燒徵狀
- 血漿置換術或免疫球蛋白:清除血液中攻擊大腦的物質
嚴重腦炎患者需要:
- 呼吸機輔助,監測呼吸和心臟功能,及提供的氧氣
- 以靜脈輸液以確保身體適當的水分和必需礦物質,防止脫水
- 皮質類固醇:減少腦部炎症及顱骨腫脹和壓力
- 抗癲癇藥物:停止或預防癲癇發作
預防方法
要有效的預防腦炎,我們可採用以下措施:
- 接種疫苗,尤其是在前往已知有腦炎病毒的地區
- 在有蚊子和壁蝨的常見地區,請使用驅蚊劑,並穿淺色長袖和褲子
-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及勤洗手,以防止病毒和細菌傳播
- 避免進食未經煮熟或不潔食物,與他人聚餐時,應使用共筷,防止交叉感染
- 防止蚊蟲滋生,應注意冷氣機底盤、花盤底盤沒有積水
相關專科
- 普通科
- 腦神經專科
- 腦內科
Reference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28.html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Audio/?guid=f301a929-c05a-41e2-a00e-bab8156ca23c
https://www.ha.org.hk/haho/ho/pad/130730SP.pdf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707/22/P2017072200410.htm
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tc_chi/travel_related_diseases/jap_encephalitis.html
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tc_chi/travel_related_diseases/equine.html
https://www.hkbh.org.hk/wp-content/uploads/2017/12/ci-neon-0601-.pdf
https://www.travelhealth.gov.hk/tc_chi/travel_related_diseases/tick_borne_encephalitis.html
圖片:Medanta
以上內容、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