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

疾病介紹


腎臟位於腰部,貌似蠶豆、拳頭般的大小。主要的功能是排泄體內經新陳代謝而產生的廢物,協調體內的水分、電解物、酸鹼度、血壓。如腎臟受損超過三個月,腎功能會開始減退即是慢性腎衰竭。


發病原因


慢性腎衰竭主要是因為糖尿病高血壓,而大部分慢性腎衰竭都與兩者有關。

1.糖尿病如體內的血糖過高,空腹時血糖≧126 mg/dl或吃飯後的血糖是≧200 mg/dl即是患有糖尿病。因為血液內的血糖會為血管管壁做成傷害,遍布在腎臟的微血管亦會受損,當血管受捐,就會導致腎功能就會降低,從而影響到腎臟的過濾能力。

2.高血壓正常的血壓值是低於120(收縮壓)/80(舒張壓)mmHg,如果在休息的狀況下血壓持續高於140(收縮壓)/90(舒張壓)mmHg即是高血壓。高血壓傷害到腎臟的血管,從而捐害到腎功能,令腎臟的代謝能力下降。

3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經常喝酒及吸煙,沒有運動習慣導致體重過重,都會與慢性腎衰竭有關

4.藥物濫用。

長期未經在指示下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會有造成腎臟傷害的機會,導致腎功能逐漸衰退。


病徵


  • 小便時帶血
  • 茶色尿液
  • 小便時帶泡沫
  • 小便混濁
  • 小便頻密
  • 小便時有赤痛的感覺
  • 小便時感到困難
  • 小便不暢順
  • 小便時排出小沙石
  • 尿液量減
  • 夜尿次數頻密
  • 腰部及腹部感到疼痛
  • 足踝及眼皮出現浮腫
  • 血壓高
  • 食慾不振
  • 噁心
  • 嘔吐
  • 疲倦
  • 臉色蒼白


可出現的併發症


  • 神智不清
  • 抽搐
  • 昏迷
  • 貧血
  • 心血管疾病
  • 腎骨病及容易骨折


高危人群


  • 糖尿病
  • 高血壓
  • 先天性腎病及有腎病家族病歷
  • 腎小球腎炎包括紅斑狼瘡腎炎


應做檢查


  • 檢查尿液:紅血球、白血球、蛋白
  • 檢查腎功能:血液、尿素、肌酸酐的濃度、蛋白、白蛋白質量
  • 24小時小便: 肌酸酐濃度、蛋白質量
  • X光
  • 超聲波檢查:檢查腎臟形狀及結構,偵測有否阻塞
  • 腎活組織檢查:


相關療法


1.控制飲食: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及限制鉀、磷、鈉質攝取

2.藥物治療

  • 降血壓藥: 以保護腎臟功能
  • 紅血球生成素補充劑: 促進紅血球生成控制貧血
  • 維他命D:增加體內的鈣質可用性及防止骨折
  • 磷酸鹽結合劑: 以降低血中磷濃度

3.腎臟替代治療

  • 血液透析又稱洗血,使用透析器把血液中過多的水分、電解物及廢物等排出後,再把已經過濾的血液引回體內
  • 腹膜透析又稱洗肚,使用腹膜上的微血管網絡進行透析


預防方法


  • 多喝清水,保持足夠的尿量,能有效預防腎石及尿道炎。
  • 注意個人衛生,預防尿道受到感染,女性及小孩較的尿道較容易受到感染。
  • 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過量的鹽份、肉類,曾患有腎結石的患者避免高鈣、草酸的食物
  • 切勿亂服用藥物例如:風濕止痛藥及抗生素
  • 如患有各類的尿道阻塞疾病必須及早就醫,清除腎石及找出腎石原因
  • 定期進行檢查身體及尿液檢驗,如發現有血尿、蛋白尿等疾病,應及早進行治療
  • 及早治療腎病例如腎炎


相關專科

內科


協會

  • 香港腎臟
  • 香港復康會
  • 腎友互助協會


References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zh-HK/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368b30e4-cc1c-4185-b673-7dfb3ea8f74b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