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遮三醜」,美白一向是亞洲女生的必修課題。當然,常見敷面膜、各種美白產品固然有效,但可能治標不治本,療效不穩定。
中醫相信,皮膚差是身體欠健康的體現,美白以內調法、治本為主,講求慢調細理、調整臟腑氣血,因此療效穩定持久,也能保障健康、副作用偏少。而肺主皮毛,中醫美白、和減緩皮膚早衰的其中一個原則,是滋陰潤燥、養血,即滋潤身體。
食療
1. 排毒:多喝水、綠豆飲品
身體內的毒素積聚(常見的是因晚睡、飲食不當引致的肝毒),容易刺激黑色素的產生,又稱肝斑。
- 若每天能喝2公升水,又補充足夠的電解質,如新鮮果汁等,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排走身體的毒素。
- 綠豆豆漿(黃、綠豆比例1:1)可以加強豆漿本身的排毒去黃功效,同時潤燥、增加皮膚的鎖水力,使皮膚更為白皙。
- 薏米25g、百合25g、山藥150g、排骨200g煲湯,加上2-3粒椰棗和2片生薑,也能排走身體多餘的不良體液。
2. 護腎:深色食物
- 黑木耳:含高鐵含量,為菠菜的30倍,又富蛋白質、胡蘿素、維生素B1和B2,可滋陰養血,亦可加入各餐和日常蔬菜之中一同食用。藍莓、葡萄、海參、牛肉、豬肝、海帶、紫菜、黑芝麻、核桃,亦有類似功效。
3. 活血:茶飲
- 適合所有(一般)人士:
玫瑰1.5錢、黃耆2錢、枸杞和白茯苓各1錢、紅棗3顆(去籽)洗淨後,以800毫升沸水悶泡半小時後飲用,可以調理氣血,同時抗痘。
蘋果茶:洋甘菊、枸杞各 6 克、蘋果 1/4 個、檸檬片 2 片,加入600毫升熱水即可(建議每日一杯)。
- 適合陽虛者(比較怕冷人士):
避免進食冬瓜、魚生、沙律等生冷食物。
用人參、白芍、紅棗、陳皮(分別2錢、3錢、2枚、1錢),洗淨後加1.8公升水,大火煮滾後再用文火煮45分鐘即可飲用。
穴位保健
可以針灸美白,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控制油脂分泌。
- 迎香穴
- 顴膠穴
(圖片:health.tvbs)
日常生活保健
中醫認為皮膚反映著身體的狀況,因此生活上的日常保養至為重要。
1. 早睡早起:11pm-3am 是肝膽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即肝臟解毒的關鍵時刻,《黃帝內經》也云:「人臥則血歸於肝」,調節作息有助改善臉容。
2. 飲食:
- 避免高油脂、燒烤、油炸、辛辣、高糖分的食物;
- 少喝酒和咖啡;
- 避免過量食用「發物」,即能導致身體過敏的食物;
- 攝取足夠蛋白質
- 因應天氣吃相應的食物:
春:養陽,多食甜、少食酸,積極補充各種營養。
夏:清涼消暑,多食西瓜、苦瓜,同時避免辛辣、油炸食物。
秋:滋潤肌膚,多食水梨。
冬:保健保濕,可飲薑母茶等溫補食物。
3. 遠離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