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思覺失調意指早期不正常的精神狀態,為腦部疾病;大腦神經功能失調,令病患的思維、情感、感覺脫離現實;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罹患上思覺失調;及早治療可避免誘發更嚴重的精神病。
全世界有約百分之一的人口罹患思覺失調,而香港每年亦有1300人出現病徵,例如幻覺、妄想、言語和行為錯亂等。
發病原因
思覺失調是多於一個的異常精神狀態、思想或行為。學者認為這一系列的症狀是源於腦神經功能失調,多於一種化學物質過度活躍,特別是多巴胺,成因例如:
- 腦部先天的脆弱性
- 家族遺傳:若父母均是思覺失調患者,孩子有30%機會患上此疾病
- 精神壓力:童年陰影、學業、工作、家庭壓力
外在因素
- 睡眠不足
- 身體疾病
- 濫用酒精、藥物
- 腦部受創
病徵
思覺失調不是診斷結果,而是症候群,即以下症狀的總稱。
- 言語紊亂:未能組織對話、說話急速、雜亂無章、語無倫次、旁人沒法理解
- 妄想:堅信與事實不符、違反邏輯,脫離現實之事,如:感覺被監視
- 幻覺:為感官上的異常;看到、聽到、感到不存在的事物,感覺非常真實
可出現的併發症
與思覺失調相關的異常行為:
- 不能照顧自己,懶理儀容
- 自我封閉,討厭社交
- 缺乏動力
- 認知功能受損,專注力、判斷力、記憶力下降
- 可同時出現的精神狀態: 精神分裂、躁狂症、妄想症等
高危人群
任何年齡層
應做檢查
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會依患者狀況作出適當的檢查。
相關療法
- 藥物治療:糾正大腦神經化學物質之分泌,減輕緊張、不安、困擾的感覺,一般需要一生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
- 心理治療:按照患者的情況,透過個人或小組形式進行,鼓勵患者日常工作、多與人相處等,治療方式針對日常生活。
- 家庭介入措施:治療師會協助患者和家人雙方,釐清和面對疾病帶來的各種問題,鼓勵溝通和尊重少數思覺失調患者需要住院,進行詳細檢驗、觀察及治療。
預防方法
現時並未發現有方法可有效預防思覺失調,但改變生活習慣,注意健康或可減低發病風險。
- 切勿濫用煙酒、藥品
- 減壓
- 多社交、與人溝通和交流
- 規律運動
- 飲食要均衡,避免咖啡因等刺激食品
相關專科
精神科
協會
香港思覺失調學會
JCEP賽馬會思覺健康計劃
References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3_01_chi.asp#2
https://www3.ha.org.hk/easy/chi/what04_detail02.html
https://www.reangel.com/Article.php?LI=319
圖片:Getty / KatarzynaBialasiewicz
以上內容、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