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廣泛性焦慮症,為香港常見的情緒困擾。據資料顯示,每100人便有4人患有此症,其中女性罹患機會比男性高出一倍。
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會連續六個月以上感覺不安,無時無刻憂慮,擔心大小事務,長期生活在壓力中,過度擔憂即將發生的事。
專家認為,造成廣泛性焦慮症的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繼而影響身心健康,如心跳突然加速,難以呼吸等,長期定會影響人際關係。
事實上,廣泛性焦慮症與恐懼症並不一樣。恐懼症比較像是進化版的廣泛性焦慮症,成因是過度使用神經系統造成突發性的生理影響,如心跳和呼吸加速,眩暈等,而且不會持續表現焦慮;而廣泛性焦慮症則與中樞神經有關,患者多半會長時間失眠、不安、不能集中。
發病原因
醫學界相信患上廣泛性焦慮症成因因人而異,以下是推測因素:
- 家族遺傳
- 腦部化學物質失衡
- 創傷或壓力:童年陰影、受過侵犯、親友離世、離婚、轉換工作、學習壓力等
- 藥品影響:使用或停用酒精、煙草等,可讓焦慮感加劇
病徵
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會令患者身心受影響:
心理
- 難以集中精神
- 脾氣差
- 缺乏耐性
- 失眠
- 難以放鬆、追求完美
- 需要被讚美
- 花很多時間作決定
- 缺乏信心
生理
- 坐立不安
- 容易疲倦
- 多汗
- 心跳呼吸加速
- 胃痛
- 腹瀉
- 噁心
- 尿頻
- 頭痛
- 手震
可出現的併發症
廣泛性焦慮症常與其他焦慮症、抑鬱症一同出現在某一患者身上,少數單一罹患。
高危人群
- 女性
- 長期病患
- 家族史有焦慮症患者
- 生活壓力過大人士
- 沉迷酒精或藥物可加重焦慮的症狀
應做檢查
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會應潛在患者的情況進行資詢、身體檢查及心理評估,提出問題以便確診。
相關療法
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都是有效的療法,醫生會按患者需要單一或共同使用。
- 藥物治療
- 心理治療:包括談話治療、認知行為療法、鬆弛治療、運動訓練等。幫助患者面對害怕的情景或事情,大多要患者想像該情景,將其置身其中,釋放壓力。
預防方法
- 保持心境開朗
- 適當運動
- 多與親朋接觸
- 發掘興趣
相關專科
精神科
協會
- 香港青年協會
-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References
https://www.egps.hk/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2825
https://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3_04_chi.asp#7
https://www.pfizer.com.hk/zh-hant/disease_information/emotion/general_anxiety_disorder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