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瘡

疾病介紹


玫瑰痤瘡是一種長期而慢性的皮膚疾病,主要是因控制面部的血管的神經系統出現失調,導致面部過度充血,引起紅斑及其他症狀。患者多為 30歲以上的女士,但據資料統計指出男士亦有機會患上此症。


發病原因


誘發玫瑰痤瘡的成因很多,除遺傳外,後天的因素也有很多。

  • 環境因素:陽光、紫外線的照射、炎熱、侷促的環境、寒冷天氣、強風的刺激
  • 飲用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飲品,如茶或咖啡
  • 進食辛辣的食品
  • 情緒:精神緊張、情緒或壓力過大
  • 皮膚較敏感者,使用新的護膚品和化妝品或含酒精的護膚品
  • 面部長期受炎症影響,如異位性皮膚炎或接觸性皮炎,都較容易觸發玫瑰痤瘡
  •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的患者,亦有機會出現玫瑰痤瘡


病徵


玫瑰痤瘡的病徵, 最常見的是患者面頰上會出現「蝴蝶斑」的紅疹, 特別在炎熱的天氣、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及情緒激動時,因患者的面部血管較的易敏感,容易膨脹,導致兩頰臉紅,有輕微刺痛的感覺。與濕疹不一樣,玫瑰痤瘡患者並不會有痕癢感,但會有灼熱感覺及會出現發炎的丘疹或膿疱。

此外,玫瑰痤瘡的病徵大致可按情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兩頰和鼻子會出現間歇性的充血情形,有灼熱和輕微刺痛的感覺

第二階段:會出現持續性的紅斑,近看面頰及鼻子會發現彎彎曲曲的微血管擴張

第三階段:皮膚患處會出現丘疹,或會長出與暗瘡相似的膿疱

第四階段:面部長期充血會導致皮膚角質會變厚及粗糙,而鼻子可能因長期充血變得紅紅腫脹,出現俗稱「酒糟鼻」的情況


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嚴重的患者皮膚有機會出現皮脂腺增生、增生肉芽;而鼻子亦會腫大和泛紅,出現俗稱「酒糟鼻」的情況,眼睛範圍亦會出現灼熱或刺痛感,導致眼瞼紅腫、脹痛、視力模糊等情況。


高危人群


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玫瑰痤瘡,以下是一些較高風險的人士

  • 家族有玫瑰痤瘡患史
  • 30-50歲或更年期女性
  • 皮膚透白淺薄的人士
  • 吸煙酗酒人士


相關療法


藥物治療:

對於輕症患者,醫生會處方含消炎、外用血管收縮劑、維他命A或AzelaicAcid的藥膏,以治療玫瑰痤瘡所引起的泛紅、丘疹、膿皰及紅斑的病症。

而嚴重的患者則需醫生處方為期3至4個月,含有四環素類或大環內脂類的抗生素以控制病情;及後亦需要定期接受抽血檢驗,以確保身體沒有受抗生素影響。

激光或彩光治療:

部份患者經醫生診斷後,可接受激光或彩光的治療,以紓緩持續性的紅斑及血管擴張的情況。

 

預防方法


預防玫瑰痤瘡可從生活習慣開始:

  • 避免喝酒及含咖啡因的飲料
  • 減少進食辛辣的食品
  • 注重防曬
  • 避免使用含有磨砂或酒精的潔面配方,以少添加劑的產品為主
  • 控制個人的情緒

 

協會

香港醫護學會

 

相關專科

皮膚及性病科


Reference

http://www.3phk.com/v5content.asp?issue=139

http://www.healthcare.org.hk/medicalInfo.aspx?id=545

圖片來源:bigstockphoto

以上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