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HIV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透過體液在人跟人之間傳染,攻擊人類的免疫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作。而愛滋病,是指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感染 HIV 的人有可能得到的疾病。另外,感染 HIV 的人並不一定會得到愛滋病,但愛滋病患者身上必定帶有 HIV 病毒。總括而言,HIV是一種病毒而AIDS是一種疾病。
發病原因
HIV病毒,可透過性接觸或血液、懷孕、分娩或母乳喂養期間傳播。
病徵
由於有了更好的抗病毒 (HIV)治療,大多數愛滋病毒感染者都不會感染愛滋病。但若未經治療,HIV通常會在大約8至10年內轉變為AIDS。
當愛滋病發生時,免疫系統會遭到嚴重破壞,更有可能發展機會性感染或機會性癌症。而愛滋病其中一些感染的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
- 反復發燒
- 慢性腹瀉
- 淋巴結腫大
- 舌頭或口腔中持續存在白斑
- 持續,無法解釋的疲勞
- 虛弱
- 體重快速
- 下降
- 皮疹或紅腫
可出現的併發症
- 機會性感染,如:肺囊蟲性肺炎、念珠菌病、結核病及隱球菌性腦膜炎
- 癌症,如:淋巴瘤及卡波西氏肉瘤
- 神經系統並發症
- 腎臟疾病
- 肝病
高危人群
任何年齡,種族,性別或性取向的任何人都可以感染HIV 和AIDS。但是,如果滿足了以下條件,則極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 / 愛滋病:
- 進行無保護的性行為:肛交比陰道性交更有風險。如果有多個性伴侶,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會增加
- 使用靜脈注射藥物:使用靜脈注射毒品的人經常共用針頭和注射器
應做檢查
- 抗原/抗體測試:測試要從靜脈抽血。抗原是HIV病毒本身的物質,通常在暴露於HIV後的幾週內可在血液中被檢測到
- 抗體測試:測試會尋找血液或唾液中的HIV抗體。大多數快速的HIV檢測(包括在家中進行的自我檢測)都是抗體檢測
- 核酸測試:測試將查找血液中的病毒載量
因個體免疫系統之差異有不同的空窗期,故此若這些測試中的任何一個為陰性,可能仍需要數周至數月後的後續測試以確認結果。
相關療法
雖然目前愛滋病病毒感染仍然無法完全根治,但現時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抑制病毒的複製,同時修復免疫系統的功能並防止進一步的損害,並預防和治療因缺乏正常免疫力而引發的機會性感染。但若太遲才確診,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就會提升,治療成效就會較差。治療藥物有以下五大類別,包括:
- 核苷逆轉錄酶抑製劑
- 非核苷逆轉錄酶抑製劑
- 蛋白酶抑製劑
- 進入抑製劑
- 整合酶抑製劑
預防方法
- 安全性行為
- 愛滋病毒/愛滋病教育
- 預防母嬰傳播:為母親和新生兒提供抗病毒治療,正確的母乳喂養習慣以及對HIV感染的早期兒童檢測
- 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是抗病毒藥物的混合物,用於治療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人
相關專科
愛滋病科
協會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
Reference
https://ourworldindata.org/hiv-aids
https://www.aids.gov.hk/english/itc/main.html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iv-aid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3531
https://www.cdc.gov/hiv/basics/whatishiv.html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hiv-aids/#tab=tab_3
https://www.nhs.uk/conditions/hiv-and-aids/diagnosis/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