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心律不整,心律不整是一種很普遍的心臟病,即是心臟跳動的速率過快、過慢,或出現不規則的跳動。心律不整分為不同類型,而心房纖維性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即是出現不正常的心跳或心律,當人處於靜止狀態時,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60至100次,心律亦保持穩定。而當心跳過慢例如每分鐘的心跳是少於60次或心跳過快例如處於靜止狀態的時候心跳的次數每分鐘多於100次,即有患上心律不整的可能。
發病原因
控制心跳的電流訊號延遲或受到阻擋、特殊神經細胞不能正常地產生電流訊號或是電流訊號不能正常地傳遞到心臟。如果心臟不該產生信號的部位產生了電流訊號,從而打亂了特殊神經細胞信號傳遞,破壞了正常的心跳頻率,都有可能引致心律不整。
其他常見引發心律不整的原因例如:
- 心臟病
- 先前心臟病發造成的心肌疤痕組織
- 心肌病變造成的心臟結構改變
- 心臟動脈堵塞/冠狀動脈心臟病
- 高血壓
- 甲狀腺機能亢進
- 甲狀腺機能低下
- 吸菸
- 飲酒過度或攝取過多咖啡因
- 藥物濫用
- 壓力
- 糖尿病
- 睡眠呼吸中止症
病徵
- 心悸
- 眩暈
- 昏厥
- 容易感到疲倦
- 氣促
如情況嚴重有機會導致
- 說話時含糊不清
- 視力模糊
- 四肢乏力
- 中風
- 猝死
可出現的併發症
- 中風
- 心臟衰竭
- 如心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纖維性顫動有機會導致猝死
高危人群
- 甲狀腺疾病患者
- 高血壓患者
- 患有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及心臟瓣膜病患者
應做檢查
- 驗血
- 心電圖:記錄心電的活動,檢查心臟的機能是否處於良好狀態
- 24小時心臟監測(移動心電圖):記錄24小時的心電活動
- 電生理學研究:確定心臟是否因多餘的心電傳導通道而造成心律失常
- 心臟超聲波:以超聲波檢視心臟、心瓣的結構和泵血動作
- 動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可能觸發心律失常的其他心臟疾病
相關療法
1.藥物治療
- β受體阻劑
- 抗心律失常藥
- 薄血藥
2.手術治療
- 心臟復律:醫生會為患者的心房纖顫進行心臟復律手術
- 利用除顫器在患者的胸部用定量電流衝擊心臟,使心律恢復正常
- 需要進行全身麻醉,令患者處於睡眠狀態
3.心臟起搏器:為心臟傳道受到阻塞或竇房結疾病的患者安裝心臟走搏器
4.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類似起搏器的裝置,監察心律及在偵察到異常時傳送少量電流糾正心律
預防方法
- 健康飲食習慣例如:少鹽、低脂、低糖及高纖食物
- 多做運動
相關專科
心臟科
References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8903/4435.htm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