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婦女在懷孕期間,陰血會聚於子宮養胎,有機會因母體本來身體機能不佳,如腎氣不足、脾胃功能欠佳,導致「胎象不穩、胎元不固」即身體出現不適症狀,如下腹疼痛有下墜感、子宮收縮、陰道出血、孕吐等。
中醫會利用適合的中藥調和孕婦的陰陽和氣血平衡,及補充腎氣的不足,以減少不適症狀,使孕婦能有效吸收充足營養,和胎兒能健康生長及發育。
(圖片:wikitree)
懷孕期間注意事項
飲食方面:
- 少食多餐,可多進食含豐富蛋白質的肉類、蛋、豆類、魚類等及新鮮蔬果。
(圖片:ETtoday)
- 不宜進食油膩、煎炸上火或生冷、辛辣及刺激的食物及寒涼的蔬果,因這些食物會影響排便的順暢度,或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腹瀉。
(圖片:sohu)
- 切忌過度進補,因過度進補會導致臟腑上火,容易出現產後不適的症狀,如:嘔吐、心胸翳悶等,或有機會影響胎兒。
日常生活:
- 孕婦的體溫會較高,居室環境宜保持通風清爽
- 保持充足睡眠
- 切忌暴躁生氣,過度的情緒刺激或過勞會影響胎兒生長
- 日常衣著寬鬆為宜,過緊衣服影響血液循環
- 日常建議不要搬重物之外,避免過量活動
- 安胎中的孕婦不宜有性行為,以免導致子宮出現收縮或過於激烈,影響胎兒
(圖片:m.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