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唇皰疹

疾病介紹


唇瘡,又稱唇疱疹,是由簡單皰疹病毒所傳染的疾病,屬於第一型簡單皰疹病毒。感染者的嘴唇和鼻孔附近會出現幾顆紅色小水泡,伴隨劇烈刺痛感,形成潰瘍,最後痂皮脫落;由於病徵簡單明顯,一般醫生很容易就可以確認此症。


第一型簡單泡疹病毒傳染性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球有67%的人感染過唇瘡,屬非常普遍的疾病,只要及早求醫,短時間內便可痊癒。



發病原因


唇疱疹是由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所引發,為接觸傳染;病毒從皮膚表皮層進入真皮層,潛伏在感覺神經和自主神經組織內,待患者免疫力低下時發病致水泡,痊癒後再復發;所以可分成三個階段:首次感染、潛伏期、活化期


1.首次感染(又稱初次感染)

  • 通常在孩童時期
  • 傳染的途徑:親吻、共用餐具、毛巾等
  • 嬰兒可在母親產道感染
  • 可以沒有症狀
  • 可發展成口齦炎、口腔冒水泡
  • 嚴重併發為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


2.潛伏期

  • 病毒沿感覺神經纖維反向逆行到神經結裡的細胞核
  • 通常是潛伏一輩子
  • 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難以發現病毒


3.活化期

  • 大多患者在此時確診並循環復發(通常是一年一次)
  • 抵抗力下降致皰疹病毒開始自行複製 - 壓力、疲勞、其他疾病、月經週期、嘴唇受陽光曝曬、牙齦、磨皮手術、雷射磨皮手術、懷孕


病徵


唇疱疹通常有3階段的症狀:


1.初期

  • 在嘴唇周圍感到搔癢或刺痛
  • 皮膚泛紅


2.中期

  • 出現一些小水泡,並流出分泌物
  • 疼痛
  • 可能伴隨喉嚨痛、口臭、發燒、淋巴結腫大等


3.後期

  • 水泡破裂
  • 皮膚潰瘍結痂、脫落
  • 多數不會留下疤痕


可出現的併發症


  • 皰疹性角膜炎
  • 新生兒皰疹(20%死亡率)
  • 皰疹性腦炎
  • 腦膜炎


高危人群


  • 幼童
  • 免疫力低者
  • 精神壓力大人士


應做檢查


在正常情況下,普通科醫生可以很容易診斷出唇疱疹,只是在特別情況下需要抽血檢測。


相關療法


在正常情況下,唇疱疹會在幾天至幾週內自然痊癒,無須特別處方;若想加快痊癒速度,醫生或會建議患者用藥,卻不能完全根治皰疹:

  1. 外用藥膏
  • 抗病毒乳膏
  • 止痛藥
  • 非抗病毒乳膏

2.口服藥

3.治療期間需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預防方法


由於唇皰疹病毒都會一輩子潛伏於體內,等待時機復發,所以要做好預防措施。出現唇瘡後,一年內就是復發高峰期,捱過第一年後,人體便會開始製造抗體,以後復發的機率就會減少;同時,患者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減輕唇皰疹的負面影響。此外,需均衡飲食,作息定時及規律運動。


相關專科

皮膚科


Reference

https://www.toothclub.gov.hk/chi/adu_01_04_04.html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2832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