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陰囊癌亦是陰囊鱗狀細胞癌,是由環境因素而致的癌症,是皮膚癌的一種。一般患者因長期接觸化學物質致細胞有不尋常的增生。當細胞變成惡化腫瘤,便引起癌症。有學者認為與基因有關,但普遍認為環境的污染物有更大密切關係。患者通常是中、老年的男性。
這種癌症比較罕見,可分為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及炎性癌三種。一般要較長的時日才發病,潛伏期可達10-20年。陰囊癌可分為4期,第四期為最嚴重,會有腫瘤和淋巴結。
發病原因
三種的發病原因未明,但與不同因素有關:
1.陰囊鱗狀細胞癌
- 化學物質:長期接觸化學物質,例如:石油、焦油、瀝青。陰囊受礦物油及粉塵污染,刺激角質細胞過度增生,並向真皮內擴展,形成良性腫瘤。當細胞不繼分裂,遇上變異,腫瘤會成變為惡性腫瘤,形成癌症
- 年紀:細胞修復的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減低,增加細胞突變的機率
- 遺傳、基因突變、人類乳突病毒
2.陰囊基底細胞癌
- 長期接觸陽光紫外光和而致
- 遺傳、幅射
- 創傷,如:燒傷、疤痕、紋身而致的並發症
3.陰囊炎性癌
- 細胞基因特變:表皮基底層的原始多能幹細胞、多潛能原始上皮的胚芽組織
- 其他腫瘤引發,例如:自大汗腺腫瘤,或其他器官的腫瘤
病徵
1.早期
- 徵狀不明顯
- 有局部陰囊痕痕或被火燒的感覺
- 不痛,像疣、丘疹般,進一步會呈菜花狀並且變硬
- 如腫瘤壞死或潰瘍,會有細菌感染危機、出血、發出臭味,並會感到疼痛
2.中期
- 受損皮層範圍逐漸擴大
3.晚期
- 腫瘤細胞可會擴展到陰莖,並導致陰囊腫大
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癌症擴散至淋巴、內臟
高危人群
- 長期接觸煙灰、粉塵的工種,如:採煤、機械製造、築路業等
- 長期有陰囊濕疹、皮炎、潰瘍而治不好的人
- 常在戶外工作或活動的男仕
- 受人類乳突病毒(HPV)16、18及6/11型感染的人
應做檢查
- 日常檢查:平日應留意陰囊及股溝附近有沒有硬塊,如有懷疑應盡快救醫
- 活組織化驗
- 驗血
- 驗尿
- 超聲波
- 磁力共振
相關療法
- 手術:可於陰囊癌第四期前做手術,把有需要的部分切除。切除範圍應超過腫瘤邊緣2cm的陰囊壁,包括表皮、真皮以至睪丸鞘膜壁層
- 放射治療:特別適合老年人或不適合做手術的人
- 雷射治療:適合惡性腫瘤較小的人
- 化療
不論哪種治療方式,患者均需要定期覆診以監察復發機會和任何其他損害。
預防方法
- 避免接觸致癌物,如衣服、下體接觸到,應盡快清潔
- 工作時應穿上保護衣
- 避免長時間照陽光及接觸紫外線
- 定期做身體檢查
相關專科
- 皮膚科
- 泌尿專科
- 臨床腫瘤科
- 內科腫瘤科
協會
- 香港防癌會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
-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
-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
- 再生會
Reference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27
7rrAhWPzIsBHT46CGQQ6AEwBHoECAIQAg#v=onepage&q=%E9%99%B0%E5%9B%8A%E7%99%8C&f=false
https://disease.lifepedia.net/home/detail/4870#%E9%99%B0%E5%9B%8A%E7%99%8C%E4%BB%8B%E7%B4%B9
https://www.ehc.tv/scrotalcancer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