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前列腺癌又稱為攝護腺是由前列腺發出的一種惡性腫瘤,屬於男性生殖系統的一部份,體積如一個合桃,位於膀胱下及直腸前,由尿道包圍著, 而當前列腺的分泌與精子混合便會形成精液。前列腺亦被分劃為三個區域包括:中央區,移行區及周邊區。
- 中央區:環繞著移行區,約佔整個前列腺的四份一,是射精管所在的位置。
- 移行區 :是前列腺的最內層,只佔據整個前列腺約十份一,圍繞著膀胱及尿道上三份一的部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移行區內的組織會作良性( 非癌變) 的增生,但同時亦會壓迫著膀胱及尿道。移行區內是良性前列腺增生 的常見部位,由於此區域被尿道包圍著,所以增生的前列腺會壓迫著尿道,導致小便出現困難。
- 周邊區:約佔整個前列腺的百份之七十,也是最常見生長會前列腺癌的部位。
發病原因
前列腺癌的成因至今依然未明,但可能與以下包括的因素有關例如:
- 年齡:隨年齡的增長,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都有明顯增加的情況。40歲之前確定患上前列腺癌的個案亦較為罕見;而50歲以後的發病個案數目迅速增加
- 種族:非洲裔美籍及白種男性比亞洲男性的發病率較高
- 家族病歷史:如家族中有患有前列腺癌患者比家族中沒患有前列腺癌患者患上前列腺癌的機率高2-3倍
- 飲食習慣:攝取過多含有高飽和脂肪的食物患上前列腺癌的機會較大
- 肥胖:癡肥或超重的男士患有前列腺癌的風險明顯較高
- 化學因素:接觸金屬時時過長的人士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
病徵
- 小便頻密,晚間情況更為嚴重
- 小便出現困難,排尿需時
- 小便或射精時出現赤痛的感覺
- 小便及精液帶血
- 如癌細胞已經擴散到骨骼、盤骨甚至是脊骨,都會感到疼痛或僵硬
可出現併發症
1.病情惡化
- 癌症轉移:前列腺癌可能會隨淋巴管轉移往附近的淋巴腺,亦有機會轉移到骨骼,多見於盆骨、腰椎、股骨和肋骨,或者轉移到肺、肝、胸膜、腎、腎上腺和腦部
- 痛:若癌腫擴散至骨,部份病人會感到較嚴重的疼痛
2.因治療而引發
- 小便失禁:癌腫本身以及多種治療模式均會引緻小便失禁
- 陽萎(在性交過程中不能達至及維持勃起狀態):癌腫本身以及多種治療模式均會引致陽萎
- 直腸出血或潰瘍:由放射治療引致
高危人群
- 65歲以上人士較易患上前列腺癌
- 西方國家的男性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比亞洲人高
- 生活在美國的黑人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比生活在非洲的黑人高
- (醫學界認為,與傅統西方飲食有關,西方人普遍的飲食習慣都是高脂的)
- 缺乏運動:運動能減慢前列腺癌惡化的速度
- 家族遺傳:如父親或弟兄等近親曾患有前列腺癌,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會增加一倍
應做檢查
- 肛門指檢:醫生戴上手套後,會將手指探進肛門以檢查前列腺有沒有出現異常的腫塊
- 前列腺特異抗原:是一項抽血檢查,血清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指數應該4ng/mL以下,但如果指數於10ng/mL或以上,患上前列腺癌的機率較高,需要作進一步的檢查
- 經直腸超聲波檢查:以探管經直腸而緊貼著前列腺以作詳細的分析
相關療法
醫生主要是根據病情的嚴重性、對患者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是否由其他疾病所引起及患者有沒有出現併發症等而決定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 前列腺切除手術:將前列腺連同周圍的組織包括:精囊,有時亦包括附近的淋巴結,一併切除
- 剖腹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由肚臍到恥骨的位置開刀,透過長切口而進行手術
- 微創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術:開幾個小切口,透過小切口將特製的器械伸進體內,以進行前列腺切除手術
- 體外放療:採用精確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或類似技術以減低副作用,過程與X光較為相似。患者一星期需要接受5次治療,為期七個半星期,治療時間為二十到三十分鐘
- 體內放療:以手術的方式將放射性金屬粒植入到前列腺內,再進行近距離放療,而金屬的輻射性會漸漸減低不用取出
2.賀爾蒙治療:因為男性的賀爾蒙會刺激到前列腺癌的增生,所以如果男性的賀爾蒙受到干擾,可以令到腫瘤萎縮
預防方法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多吃蔬果、五穀類食物
- 少吃肉類、動物脂肪高的食物
- 定期檢查
相關專科
腫瘤科
協會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防癌會
References
https://www.chp.gov.hk/tc/static/80055.html
https://www.hkacs.org.hk/ufiles/ProstateCancer.pdf
http://www.hkua.org/%E5%89%8D%E5%88%97%E8%85%BA%E7%99%8C/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