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體質

此體質是甚麼?


陽虛體質的人士,最大的特點是體内陽氣不足,會出現心陽不足或脾腎陽虛,他們會時常感覺手腳冰冷。此體質對氣溫極為敏感,既承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天氣,亦不能承受夏天在室內空調下的環境。


陽氣對身體的影響?


中醫認為身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有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根據中醫的陰陽學說,透過調和陰陽,便能達至身體健康。陽氣是人從自然界環境接收基本的物質,是人類生命的動力及能量。陽氣與內外環境直接相通,天地之氣對人體之氣的補充及調整,於體內生成及運行。


所謂「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陽氣充足的人,身體強壯健康;陽氣不足者,體質會較為虛弱,會經常生病。而陽氣過盛者,則比較躁熱,肝陽上火,或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亢奮以致生病。所以需要配合適當的調理方法,以達至陰陽平衡。


此體質有甚麼症狀?


陽虛體質的人士由於陰陽失調,體內陽氣不足,而陰氣過盛。


  • 體格較多為肥胖浮腫
  • 精神狀況會表現得沒精打采,常感覺有倦意
  • 手腳常感到冰冷,背部、腰部或膝部會特別容易怕冷
  • 呼吸到冷空氣時,容易有咳嗽或喘促的症狀出現
  • 用寒涼食物後或受寒後,較容易出現腹瀉
  • 女士日常白帶會色清量多,月經期間可能會有痛經或月經延遲的情況
  • 宮寒相對難於受孕
  • 男士會有滑精、陽痿的狀況


有甚麼原因形成?


陽虛體質的成因除先天性父母遺傳,造成體內陽氣虛弱外, 而後天的因素亦有一定的影響。

正是在中醫病理指的「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


飲食習慣:

  • 時常進食生冷食物、一些未經煮熟的食物,如:海鮮刺身、沙拉、雪糕或冰凍飲品等,會令體內寒氣過盛,導致身體的肺、胃、脾、腎 的陽氣耗損。



日常習慣:

  • 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經常熬夜的人士,於工作環境及家居,長期身處在開啟過冷的空調環境下,都會令身體的陽氣慢慢受到損耗。


婦女問題:

  • 婦女在產後或流產後,體內氣血虧損,若坐月事項做得不完善,即產後不到一個月,沒有好好在家休養,不注重身體的保暖,很容易便會令到寒氣入體。


藥物影響:

  • 一些長期病患者,長期服食藥物或抗生素,時間日積月累下,令脾胃受損,都會形成陽虛體質。


採陽的調理方法:


因應季節的運動:

在中醫學上有「動則生陽」,「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陽虛體質的人士宜在日間時段,多做一些帶氧運動補充體內陽氣,如:散步、慢跑、 游泳、爬山、太極拳等,從而提升身體抵抗力。


  • 春夏季節(農曆一至三月、農曆四至六月):可多曬太陽或日光浴,特別是背部,所謂「背為陽,腹為陰」,人體的後背有很多經脈和穴位,多曬日光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 秋冬期間 (農曆七至九月、農曆十至十二月): 應注意替身體作防寒保暖,特別是足部、背部及下腹部丹田位置。


最佳採「陽」時段:

根據中醫學的養生觀點,在日常生活,應早睡早起。


  • 「子午覺」: 子時(即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及午時(即早上十一時至下午一時),是人體陰陽交接之時,因此睡「子午覺」,有助調整陽虛體質幫助體內存「陽」。 


  • 睡前泡足:利用約40度的熱水,刺激位於腳心的湧泉穴,有助氣血運行,協助人體補充陽氣。




  • 舒緩情緒:陽虛體質人士應選擇做一些能夠使自己心情得到放鬆的事情,如聽音樂,瑜珈,看書,或參與興趣班,學習一些新事物,以調節心情,舒緩情緒。


飲食注意事項:

在飲食方面,陽虛體質人士,適合進食溫熱性、補陽氣為主的食物,均衡地搭配;切忌暴飲暴食,用餐時間應規律和不偏食。


宜:溫熱性補陽養血的食物

  • 肉類:羊肉、牛肉、瘦肉、豬腰及蝦等
  • 配菜:蔥、薑、蒜、韭菜、南瓜、黃豆芽
  • 水果:桃子、櫻桃、蘋果
  • 甜品/輕饍:核桃露、炒栗子
  • 茶品:以溫陽驅寒的紅茶或薑茶代替,飲用時可加入少許薑汁、桂花或蜜糖作調配,效果會更顯著。




忌:

  • 辛辣、寒涼生冷、未經煮熟食物(如:海鮮刺身、沙拉、雪糕、螃蟹、西瓜、黃瓜、苦瓜、冬瓜、芹菜、綠豆或冰凍飲品、寒涼性的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