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血壓是當心臟收縮時血液會泵入血管加諸血管壁的壓力。量度壓力普遍是以毫米水銀柱(mmHg)作為單位。當心臟收縮時的壓力叫收縮壓是120 mmHg左右,而心臟舒張時的壓力即是舒張壓是80 mmHg左右,即是120 / 80 mmHg。正常血壓是不固定的,血壓會隨著不同的活動量或情緒轉變而略為升降。如果成年人的血壓持續地高於正常範圍,即是患有高血壓。
正常血壓的標準,以收縮壓不超過140 mmHg和舒張壓不超過90 mmHg。
發病原因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兩者的成因各有不同。
1.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包括
- 年長
- 超重及肥胖
- 不健康飲食習慣及攝取過多鹽分
- 缺乏運動
- 過度飲酒
- 吸煙
- 有直系親屬患有高血壓
2.繼發性高血壓包括
- 腎病
- 內分泌失調
- 服用其他藥物,例如:免疫抑制劑、抗焦慮及抑鬱藥物、避孕藥物導致血壓難以控制
病徵
高血壓一般都沒有特別病徵,但高血壓都有可能會引致以下情況,包括:
- 昡暈
- 視線模糊不清
- 頭痛
- 疲勞
- 面部發紅
可出現的併發症
- 冠心病
- 心臟衰竭
- 中風
- 腎衰竭
- 動脈硬化
- 動脈瘤
- 視網膜病變
高危人群
- 年老人群
- 肥胖人士
- 吸煙人士
- 高鹽人群
- 家族遣傳
- 長期處於精神緊張人士
應做檢查
- 抽血檢查:檢驗血中的肌酸酐、血糖、血脂肪
- 驗尿:檢查是否含蛋白尿
- 心電圖:檢查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
- X光檢查:檢查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
相關療法
一般醫生會建議使用藥物治療,常見藥物包括: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透過令血管鬆弛而降低血壓
- 血管緊張素II接受體拮抗藥:能令血管鬆弛,從而降低血壓,使心臟更容易泵血
- 鈣拮抗藥:擴大動脈,並降低血壓
- 利尿藥(即去水丸):能有效將身體中多餘的水份及鹽份經由尿液排走,達到降血壓效果
- 乙型(β)受體阻斷藥:減慢心跳及減低心臟的泵力,有效降低血壓
- 甲型(α)受體阻斷藥:令血管鬆弛,使血液更容易流通,達到降血壓的效果
- 中樞性降壓藥
- 血管舒張藥:能擴張血管而降低血壓
預防方法
- 養成均衡飲食習慣
- 盡量避免進食高鹽份食物
- 養成運動習慣
- 保持體重適中
- 戒煙
- 避免喝酒
相關專科
心臟內科
協會
國際高血壓學會
Reference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35390.html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04.html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