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足癬,又稱香港腳,是一種很常見的可傳染皮膚病。足癬主要成因是黴菌引致,而黴菌是需要一段時間醫治。
足癬不一定是由人類傳染的。 只要真菌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下就會不斷繁殖。
夏天炎熱的天氣會令人們容易產生腳汗,此時會容易患上足癬的機會。
發病原因
主要造成足癬的菌種為皮癬菌類,包含三類的真菌:小胞癬菌屬)、髮癬菌屬(以及絮狀表皮癬菌,常見致病菌種紅色髮癬菌、鬚髮癬菌。
赤腳在公共的淋浴間、游泳池、容易積水及在潮濕的地方行走較容易感染足癬。足癬有機會由足部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例如:手部或腳部。而足癬引發的脫皮或皮膚龜裂情況,有造成傷口細菌感染的可能。
一但感染了足癬會出現小水泡,甚至由多個小水泡融合而成的大水泡。當水泡破掉後會有糜爛與邊緣破碎的情況出現,大概會分佈於腳掌、腳背或趾間。
此外,足癬的病患者會有脱皮的情況。 脫皮情況會有兩種形態,包括乾性及濕性。
- 乾性趾間脫皮會出現趾蹼乾燥及脫屑
- 濕性趾間脫皮會出趾蹼間浸軟、剝落、龜裂、紅斑和滲出液體的情況
嚴重的足癬患者有機會出現傷口潰瘍的可能。 患者會由腳趾間開始擴散至腳掌及腳背。 而皮膚破損的位置會引發皮下組織出現腫脹及感染的情況。
病徵
- 腳趾間發紅
- 脫皮
- 發癢
- 疼痛的水泡
- 腳跟足癬
- 腳跟與足部兩側角化增厚
- 脱皮
- 傷口潰瘍
可出現的併發症
- 全身性或局部性的黴菌感染
- 灰甲
- 蜂窩性組織炎
高危人群
- 體溫高的人
- 容易流汗的人
應做檢查
足部發癢不一定是香港腳,也可能是濕疹或汗疱疹,必須看醫生診斷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汗皰疹和香港腳的症狀類似,必須刮皮屑做鏡檢,要更精準則需做黴菌培養才能確診。
相關療法
- 可使用非處方抗黴菌藥自我治療,及完成整個療程防止復發
- 如非處方藥無效,或感染惡化,就需使用醫生處方的抗黴菌藥
預防方法
- 穿通爽透氣的鞋
- 接觸雨水後要清潔、洗澡後要徹底擦乾及保持乾爽
- 在公眾場所避免赤腳,特別是當雙腳有傷口時
- 穿純棉、吸汗的襪子來保持腳部的乾燥
相關專科
皮膚專科
協會
香港健康文化協會
References
https://www.hkah.org.hk/tc/education/article/id/506/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