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


疾病介紹


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椎左右彎曲變形的複雜疾病,當人站立的時候,從背面觀看起來的脊椎,脊柱側彎的普遍情況是是胸椎向右彎曲而腰椎是向左彎曲呈現出「C」或「S」型的狀態超過十度或以上側稱為脊柱側彎。

脊柱除了側彎外,脊柱亦會變形連帶著旋轉和寒背的狀況。


發病原因


脊柱側彎分三種:原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及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

  1. 原發性脊柱側彎的患者予出生時是沒有任何脊柱側彎的異樣,但於童年時脊柱會慢慢開始出現變型。患者於幼兒及小童期間就出現脊柱側彎的症狀,但大多數出現脊柱側彎的年紀是於十至十五歲間。
  2. 先天性脊柱側彎是患者於出生前已開始患有脊柱側彎,是指有一個或多個未完全成型的椎骨沒有恰當分開
  3. 神經肌肉型先天性脊柱側彎成因包括:肌肉萎縮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及脊柱裂


病徵


  • 頭部會稍微偏側
  • 耳朵一高一低
  • 肩膊一高一低
  • 肋骨會一邊凹陷,一邊隆起
  • 胸部大小不一
  • 褲頭會高低不一
  • 腳會一長一短
  • 身體會稍微傾側
  • 腰部會大小不一


可出現的併發症

  • 脊柱側彎會影響發育同野亦會影響美觀
  • 會影響心理的發展
  • 因為脊柱側彎而導致背部兩側的肌肉長時間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 背部肌肉酸痛
  • 關節會提早出現退化
  • 關節會因受到磨損從而形成骨刺
  • 心肺功能會受到影響

高危人群

  • 青少年(青少年於青春期時的身體結構會一直成長,一但忽視了脊柱側彎的問題,脊柱側彎會隨著弧度及發育增加導致病情惡化)
  • 女性

應做檢查


  • EOS站立式全身負重X光影像診斷:能分析患者的靜態、步態及姿勢



  • 亞當式檢查:雙膝垂直,向前彎腰至九十度,檢查背部或腰部的單側

是否有隆起的情況

  • 脊椎側彎度數儀:測量脊椎側彎患者的脊椎側彎及傾斜程度
  • 雙腳長度檢查:平躺檢視雙腳的長度
  • X光:需要站立來照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左右骨盆的正面與側面


相關療法


  1. 背架治療:普遍的側彎是少於二十度;二十度至四十度之間是中度;嚴重脊柱側彎是四十度以上
  2. 普通情況的患者普遍需要帶背架
  3. 嚴重情況的患者有機會需要接受手術矯正
  4. 物理治療


預防方法


1.坐姿

  • 把上身盡可能側移到脊柱凹下的方向
  • 保持腰部的弧度
  • 臀部需貼著椅背
  • 髖膝的關節成九十度
  • 腳需要平放於地上

2.站姿

  • 如胸或腰間的胍度是向左邊凸起的,站立時便提起左腳腳踭
  • 把左邊膝伸直,腰部的肌肉收縮,維持著腰部姿勢再把左腳腳踭放下

3.睡姿

  • 床褥的軟硬度需要適中
  • 平卧於床上時需要保持背骨天然的弧度
  • 側卧的時候背骨需要成一直線

4.使用電腦時

  • 需要與電腦的螢幕保持距離
  • 使用鍵盤的時候,手臂成水平,手肘形成直角

5.定時進行伸展運動


相關專科

物理治療


協會

  • 香港脊柱側彎協會
  • 香港知足協會


Reference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health/health_bsh/health_bsh_sco.html

https://www3.ha.org.hk/ntwc/prc/health/Leaflet/Physio/Physio04.pdf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