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

疾病介紹


子宮頸癌,簡稱宮頸癌是一種發生在子宮頸的癌症,主要是由外來的性病毒(HPV)令子宮頸細胞受感染,當宮頸細胞失控增生時,便有機會引發子宮頸癌病變。這惡性腫瘤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其他較深的組織 ,並傳至毗連的器官( 例 如 陰 道 、 神 經 、骨 盆 和 腎 ) , 最後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 如 :肝 臟 、 肺 和 腦 等。

在香港, 子宮頸癌是婦女癌症的十大殺手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2017年本港有516宗子宮頸癌新症,佔女性癌病新症總數的3.2%,位列婦女常見癌症第九位;按每十 萬女性人口 計算的粗發病率為 12.9。次年(2018)共有163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約佔女性因癌症死亡人數的2.7 % 。 按 每 十 萬 女 性 人 口 計 算 的 粗死 亡 率 為 4.0 。 而按每十萬 標 準人口計算的年齡 標準化死亡率 則 為 2.2 。


子宮頸癌的階段

患者如經醫生初步診斷後,發現子宮頸切片有癌細胞的情況,醫生一般會接著檢查周邊組織,從而了解附近是否有細胞被波及,而界定癌症期數。期數是指癌細胞從原發部位擴散開去的程度,包括腫瘤大小、數目,有否入侵鄰近的血管、淋巴結,最遠波及位置等。早期的癌腫小、數量少,局限於原發處。後期的癌腫較大,影響較遠的器官。所以子宮頸癌一般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期:癌細胞局限於子宮頸位置,剛發展成腫瘤

第二期:癌細胞初步越出原發部位,並逐漸入侵子宮頸旁的組織或上陰道的細胞

第三期:癌細胞由子宮頸部位擴散至周邊外圍,入侵下陰道,或至盤腔壁,並引起腎臟問題

第四期:癌細胞轉移至膀胱及大腸,或甚至擴散到肺部、肝臟或骨骼等盤腔以外的器官 


發病原因


  • 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可經由性接觸傳播
  • 子宮頸細胞病變(子宮頸上皮內瘤)

在發現細胞變異的情況下可分為幾類 :

子 宮 頸 上 皮 內 贅 瘤 ( CIN ),原 位 癌 和 侵 襲 性 的 癌 症 。

CIN並不是癌症,而是癌前的變化,分三級:

  • CIN 1 或 輕 度 的 細 胞 病 變 : 指 三 分 之 一 厚 度 的 子 宮 頸 上 皮 有 不 正 常 的 細 胞 。 大 約 15% 的 CIN 1 會 發 展 成 為 較 嚴 重 的 病 變 , 而 且 需 要 治 療
  • CIN 2 ( 中 度 的 細 胞 病 變 ) : 分 別 三 分 之 二 厚度的子宮上皮有不正常的細胞,有 5-12% 會 發 展 成 為 癌 症
  • CIN 3 (嚴重的細胞病變):整層的子宮頸上皮內都出現細胞變異。若CIN 3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可十年內演變成癌症的機率有40%
  • 原 位 癌: 是 包 裹 在 子宮頸表 皮 裡 面 。 當 它 穿 過 子 宮 頸 表 皮 下 層 進 入 底 層 組 織 時 ,便會演變成癌症
  • 侵 襲 性 的 癌: 是有能力侵略附近結構和擴散到其他器官的癌症 


病徵


1.早期

一般沒有症狀

2.中期 

  • 不正常或不規律的陰道出血
  • 陰道分泌物帶血絲及異味
  • 性交時疼痛

3.後期

  • 背痛 
  • 大小便困難
  • 血尿、血便
  • 失禁
  • 腎積水
  • 腳腫(淋巴水腫)
  • 出現腹股溝
  • 頸部的淋巴核脹大     

                           

可出現的併發症


  • 排尿問題:由於手術破壞血管及神經所引起,會出現排尿困難或是尿失禁,可做膀胱訓練或藥物輔助治療改善
  • 排便問題:是手術造成直腸神經受損的結果,常見病況是便秘,病人應多吃蔬菜及高纖食品,以利排便
  • 淋巴水腫:由於骨盆腔淋巴結廓清術的關係,病人可以坐臥時墊高腳部或進行物理治療改善
  • 轉移:子宮頸癌前期轉移影響陰道、子宮體及周遭組織,晚期癌細胞進入血管隨血流轉移到遠端部位,像是肺、肝、骨、腦等處,則影響肺、肝、骨骼等


高危人群


  • 感染HPV 16 和 18
  • 免疫能力低的女性,如有慢性腎病、愛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統毛病
  • 服用避孕藥超過五年者
  • 吸煙人士
  • 有多個性伴侶
  • 曾感染性病
  • 有頻密性行為 
  • 16歲或以前開始性行為
  • 17歲或以前首次懷孕及生育達三次或以上者

             

應做檢查


1.初步診斷

  • 子宮頸抺片檢查:使用小軟刷或小刮棒在患者陰道刮取一些宮頸細胞樣本,再用顯微鏡進行檢查,能檢查子宮頸的早期病變
  • 陰道鏡檢查:於宮頸塗抹染色劑,在陰道口用附光源及攝錄器的顯微鏡仔細觀察宮頸
  • 子宮頸活組織檢查:利用陰道鏡檢查子宮頸表面時,同時抽取小部分活組織(約⅛ 英寸)作病理化驗。有需時會使用局部麻醉劑麻醉子宮頸以減低不適

2.深入診斷  

  • 盤腔超聲波掃描
  • 電腦掃描
  • 磁力共振掃描
  • 內窺鏡:熒幕目測組織是否有異變,必要時切下小片活組織,取出體外,放在顯微鏡下細察


相關療法


癌前細胞病變可分為 CIN1、CIN2 及 CIN3 共 3 級 ,CIN1 為輕度病變,六至七成患者可於兩年自行痊癒愈;而CIN2 及 CIN3 屬高度病變,很大機會引發子宮頸癌,所以必須及早治理。其治療方法包括 :


  1. 電 環 切 除 手 術
  2. 電 凝 固 電 療:用 一 個 通 電 流 的 探 針 去 切 除 不 正 常 的 區 域 
  3. 冷 凍 治 療:凍 結 不 正 常 的 細 胞
  4. 冷 凝 法: 使 用 熱 的 探 針 來 破 壞 不 正 常 的 細 胞
  5. 激 光:利用激光燒去不正常的細胞範圍
  6. 錐 形 活 組 織 切 片 檢 查 :將子宮頸異常組織切除

7.手術切除

(適合於第一期或部份二期患者)

醫生會為患者切除子宮及子宮頸、陰道上半段及骨盤腔的淋巴結。醫生多會為腫瘤較小而未涉及子宮頸周邊組織,年紀較輕及身體狀況良好的患者可選擇手術切除,以便保留卵巢來分泌生殖荷爾蒙,亦可避免因放射治療而引起的陰道萎縮及硬化,影響性生活。而後遺症比放射治療較少。

手術切除後有機會出現以下併發症:

  • 傷及神經線,引致痛症
  • 手術可能會觸及子宮前面的膀胱、輸尿管或後面的直腸,造成大小便困難
  • 子宮頸癌的手術中或傷及周圍的大血管,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而手術可能出現的後遺症:

  • 切除淋巴結後可能出現淋巴管堵塞,令淋巴液積聚致下肢腫脹,稱為淋巴水腫
  • 因淋巴液積聚骨盤腔而引致淋巴囊腫
  • 陰道出血或積血、傷口易受感染
  • 不育

8.放射治療俗稱(電療)

適合於某些第一或二期患者,可與手術一併使用;或為體質不宜作手術的患者作主治;以及為擴散或復發子宮頸癌縮小腫瘤,分為體外及體內放射治療兩種:

  • 體外放射治療:利用直線加速器發出高能量的放射線,照射整個骨盆腔,包括子宮頸、子宮及其周邊,其中特別針對淋巴結,減低復發風險及消滅癌細胞
  • 體內放射治療:病人先要進行全身麻醉,然後醫生會在患者的陰道和宮頸位置擺放細小及能發出幅射的導管進行治療。療程共三至四次治療,每次需時約十至數十分鐘

患者先要接受全身麻醉,然後醫生會在患者的陰道和子宮頸位置擺放細小及能發出輻射線的導管進行治療。療程一般為三至四次,每次療程照射大約十至數十分鐘。 

放射治療的療程較切除手術長,副作用也相對的多:

短期:(一般療程過後會逐漸消退)

  • 出現噁心、肚瀉、疲倦
  • 皮膚紅腫乾裂
  • 尿頻

長期:

  • 陰道硬化或難以受孕
  • 陰道收窄,使性交疼痛,影響性生活
  • 偶見膀胱或直腸發炎,造成血尿或血便
  • 長遠傷害病人的下身皮膚、陰道及其他生殖器官、大腸、小腸、膀胱、盆腔淋巴及盆骨

9.化學治療(化療)

化療的作用是透過抗癌藥物來破壞並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及分裂,與放射性同步,針對較後期的癌病患者在手術前作輔助治療。化療通常採用靜脈注射形式,並在醫院日間醫療中心接受治療。

而化學治療可引起以下副作用:

短期:(療程過後會逐漸消退)

  • 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噁心、疲倦、容易感染。貧血者或需接受輸血
  • 腹瀉、厭食
  • 化療藥物有機會損傷神經,引起手腳麻痺疼痛
  • 脫髮
  • 口腔潰爛

長期:

  • 停經或不育

10.標靶治療

(適合於擴散或復發子宮頸癌)

與傳統化學治療不同,標靶藥物能識別特定癌細胞並進行攻擊,減低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所以副作用相對較溫和。此種治療需每三星期透過靜脈注射一次,並與化療藥物一併使用。

臨床研究證實,標靶治療配合化療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達 3.7 個月。

標靶治療的副作用比化療少,包括腸胃不適、高血壓、白血球數量下降及血栓栓塞等。醫生亦可處方藥物為有需要的患者減輕症狀。


預防方法

 

  • 定期作子宮頸篩查
  • 子宮頸癌疫苗注射(HPV疫苗):針對未開始性生活的女性,HPV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HPV而引致的疾病。對於已有性行為的女性,疫苗的功效因人而異
  • HPV DNA測試:測試直接檢驗女性生殖道的表皮,測試是否有HPV感染,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則表示身體已受HPV感染,然而,這並不代表已患上子宮頸癌,醫生一般會建議測試者作進一步檢查
  • 不要吸煙
  • 進行安全性行為


相關專科

  • 婦科
  • 腫瘤科


協會

  • 香港防癌會
  • 癌症基金會


Reference

https://www.hkacs.org.hk/ufiles/CervicalCancer.pdf

https://www.cancer-fund.org/cancer-statistics/?cat=25

https://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tc_chi/cc/cc_symptoms.html

https://www.cancer-fund.org/wp-content/uploads/2018/06/Cervical-Cancer-Jan18_chi.pdf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56.html

https://www.hpvprevention.com.hk/hpvandfemale.xhtml

https://www.cervicalscreening.gov.hk/tc_chi/cc/cc_treatment.html

圖片:parkwaycancercentre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