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心血管疾病,是心臟或血管出現疾病,除了涉及心臟,更有可能會影響到腦部及周邊的血液循環系統。而常見的血管疾病包括:
- 冠狀動脈心臟病:因動脈粥狀硬化引致冠狀動脈阻塞,從而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
- 中風:因動脈粥狀硬化引致腦部血管出現堵塞的情況,腦細胞受損,如情況嚴重亦有可能引發腦血管破裂
- 風濕性心臟病:鏈球菌感染喉嚨後缺乏適當治療引發的
- 心律不整:心臟沒有得到足夠的血液,造成心肌的損傷,影響到心臟的律動,引發心律不整
- 瓣膜性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栓塞,導致對瓣膜造成損傷
發病原因
引發心血管疾病原因包括:
- 缺乏營養素例如:抗氧化劑
- 不良飲食習慣
- 糖尿病
- 出現不正常脂蛋白狀況
- 吸煙或吸二手煙:煙內含有尼古丁成分,會導至心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及心律不整等。
- 高血壓
- 痛風
- 肥胖症
- 血脂及膽固醇偏高,引致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及心臟病
- 遣傳因素:家族成員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病史
- 缺乏運動
- 酗酒
病徵
心血管疾病普遍是沒有微兆的,但如果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都是潛在心臟血管疾病的警號。
而心臟病的病徵包括:
- 胸部出現疼痛及不適
- 手臂、左肩、頸及下顎出現疼痛
- 背部感到不適
- 出現呼吸困難
- 嘔吐
- 頭暈
- 昏厥
- 噁心
- 出冷汗
可出現的併發症
- 心肌梗塞: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出現心肌梗塞
- 心臟衰竭:因心臟無法維持身體所需的血流量
- 腦中風:腦部血流受阻、腦部出血
高危人群
- 吸煙人士
- 高血壓病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肥胖人士
- 年長者
應做檢查
- 抽血:檢測血糖及膽固醇
- 心臟超音波:觀察心臟結構組成及心臟運動狀況是否正常或有沒有出現冠狀動脈阻塞、心臟肥大、心臟收縮、瓣膜功能異常等情況
- 運動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可能觸發心律失常的其他心臟疾病-
- 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冠狀動脈的鈣化情形,組成3D影像,再從而判斷出心臟的情況
- 心導管:利用無菌導管,從患者的前臂動脈穿入體內,並注射顯影劑,確定心臟及冠狀動脈血管的阻塞情形。
相關療法
1.藥物治療
- 降血脂藥物
- 降血壓藥
- 抗小板藥物
- 血栓溶解劑
2.患有急性或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幫助的手術治療,包括
- 冠狀動脈手術包括:氣球擴張術及心臟支架
-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預防方法
- 養成均衡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全穀類、深海魚肉、攝取大豆及蛋白質,減少吸收減和脂肪、高熱量及高鹽粉食物
- 戒煙:尼古丁會導致動脈硬化
- 養成運動習慣
- 戒酒及咖啡:容易導致心臟病發
相關專科
- 心臟科
- 腦神經科
協會
- 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痛協會
- 心臟病友互助組織
Reference
https://www.studenthealth.gov.hk/tc_chi/newsletters/files/bridge66.pdf
https://www.loveyourheart.com.hk/cardiovascular-disease
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24.html?from=search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