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心肌肥大,是當心臟正常跳動時沒法供應全身所需血流的時候,心臟的肌肉就會愈來愈肥,但心臟肌肉達到極限就會變成心臟衰竭,慢慢令心臟功能下降。而當心臟瓣膜的出現問題,血流沒法正常打出,會回流到心室就會造成心室血流堵塞,導致心室被撐大。
發病原因
- 高血壓:心臟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器官時需要更用力,造成心臟肌肉衰弱導致左心室肥大
- 心瓣膜疾病:心臟4個瓣膜,分別是主動脈瓣、二尖瓣、肺動脈瓣,及三尖瓣,負責控制血液流向。如果心瓣膜因風濕熱、心臟有缺陷、感染、結締組織疾病或因服用癌症的特定藥物、接受輻射治療等造成傷害,都會導致心臟肥大。
- 心臟肌肉受損:心包膜即是心臟外面的囊狀組織,由淋巴液構成的心包膜液,有緩衝及潤滑之用。當心包膜積水時,進行胸部X光檢查,心臟會顯得肥大。
- 紅血球計數偏低:當體內沒有足夠或健康的紅血球將足夠氧氣帶到身體各組織時會出現貧血的情況
- 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甲狀腺功能亢進都會造成心肌肥大
- 體內含鐵過多:血鐵沉積症即是身體無法正常的代謝鐵的疾病導致鐵堆積在體內各器官及心臟
病徵
- 呼吸急促
- 心臟異常跳動
- 腫脹
- 體重增加
- 疲勞
- 心悸
可出現的併症
- 頭痛
- 心慌
- 呼吸困難
- 水腫
- 休克
高危人群
- 患有高血壓人士
- 家族遺傳
- 冠狀動脈病患者
-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 心臟辮膜病患者
應做檢查
影像檢查: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檢查患者的心臟是否出現異常狀況,檢測項目包括
- 胸部X光
- 心臟電腦斷層掃瞄
- 磁振造影
- 心電圖:透過接在皮膚上的電極,紀錄心臟電流活動,檢查患者是否出現心律問題及心臟病發時對心臟造成的傷害。
- 心臟超音波檢查:利用聲波產生心臟影像診斷心臟肥大的情況,亦可以評估心臟4個瓣膜的健康狀況
- 運動心電圖:主要是讓患者在跑步機上慢走,並對您的心律、血壓以及呼吸做監測,評估患者的功能狀態及診斷心絞痛、心律不整等疾病
- 血液檢查:以找出您的心臟是否有問題
- 心導管檢查術與心臟切片檢查:這項檢查中,醫生會將細長的導管,經由鼠蹊部進入體內,經過血管,再從X光引導下將導管送入心臟,使用特別鉗子抽取適量心肌組織,再將切片送往檢驗室化驗
相關療法
- 藥物治療
- 利尿劑:有效降低體內的鈉及水份含量,有減輕動脈或心臟壓力的作用
-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能幫助降低患者的血壓
- 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對於不能服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患者,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也能提供同樣的益處
- 乙種腎上腺阻斷劑:能降低患者血壓及提升心臟功能
- 毛地黃:這藥物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量,改善因心臟衰竭而需要住院的情況
- 抗凝血劑:減少血栓而造成的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情況
- 抗心律不整劑:這藥物能幫助心臟律動正常
手術治療
- 心瓣膜手術:如患者的心肌肥大是因為心瓣膜出現問題而引起,有機會需要接受心瓣膜手術,移除出現問題的心瓣膜,再換成人工瓣膜,豬瓣膜、牛瓣膜,或身故者捐贈的心瓣膜。
-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如患者心肌肥大與冠狀動脈疾病有關,可能需要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 左心室輔助幫浦:如患者心臟衰竭,可能需要植入機械式心臟輔助裝置,經由幫浦壓縮,協助虛弱的心臟,將血液送至主動脈。在植入左心室輔助幫浦後。患者可以等待心臟移植的機會,如患者不需要接受心臟移植,患者也可以依靠左心室輔助幫浦
- 心臟移植:如藥物無法控制患者的病情,心臟移植會是患者最後的選擇
預防方法
- 戒煙
- 多做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
- 控制飲食中鹽份攝取量
- 定期測量血壓
- 避兔飲用酒精或含咖啡因飲品
- 保持充足的睡眠
相關專科
心臟科
協會
心臟病友互助組織
References
http://www.shutien.org.tw/dr_doc_detail.aspx?bookid=1291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