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介紹
子宮頸瘜肉,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
子宮頸是子宮與陰道之間的通道;子宮頸瘜肉就是指子宮頸上生長了細小肉粒組織,屬良性腫瘤;可分為兩種,來源自子宮頸黏膜或子宮頸陰道的瘜肉;表面光滑,顏色或紅或紫,大小不一,患者可生出多於一個肉瘤;體積在幾mm至幾cm內。
子宮頸瘜肉的成因未明,可能為慢性子宮頸炎的現象,卻不是癌症。一般患者患有細小的子宮頸瘜肉並沒有明顯徵狀,也不會感到痛楚不適;待瘜肉變大後, 患者的陰道或會間中不規則地出血,例如白帶有血絲、性交後出血、排便後異常出血。
子宮頸瘜肉多數發生在20歲以上及已生育女士;若病徵影響正常生活,可以手術方式切除,但此病復發率高,必須定期覆診。
發病原因
子宮頸瘜肉的形成大多是由於子宮頸管的黏膜增生,子宮需排除異物,使增生的黏膜向外突出,形成了瘜肉。
現時醫學界對黏膜異常增生的成因不詳,只可估計與以下情況有關係:
- 炎症:慢性炎症長期刺激,使子宮頸黏膜過度增生
- 內分泌紊亂:雌激素水平過高,常見於懷孕或肥胖的女士
- 感染:子宮或陰道受病原體入侵,引致感染;如生育、流產、手術後遺症、性交過激
- 子宮頸血管堵塞:引發子宮腹脹
- 癌症病變:可能性不到1%
病徵
約三分之二患有子宮頸瘜肉的女性都沒有病徵,也有可能出現以下的狀況:
- 性交後陰道出血
- 停經後出血
- 經期間出血
- 白帶分泌異味、帶血絲、變黃
可出現的併發症
- 有不到1%的可能性病變成惡性癌症
- 不孕
高危人群
- 20歲以上女性
- 幾度懷孕女性
- 長期罹患子宮頸炎
應做檢查
- 子宮頸抹片檢查:可發現子宮頸瘜肉
- 超聲波檢查:確定瘜肉的大小、數量和位置
相關療法
暫時未有藥物治療子宮頸瘜肉,若肉瘤影響正常生活,醫生或會建議患者切除瘜肉。
- 小型切除手術:
可在婦科檢查時一拼切除小瘜肉;用鑷子夾住瘜肉後輕輕扭轉出子宮;是簡單的小手術
- 子宮頸瘜肉切除術:
適用於較大的子宮頸瘜肉;需要在手術室進行
正常情況下,醫生都將切除出來的瘜肉送到實驗室做化驗,以確定不是癌細胞。
預防方法
- 好好清潔外陰,避用刺激性洗滌劑
- 保持健康的性生活,注意衞生,使用保孕套
-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 月經間勤換衛生棉
- 作息定時
- 避免煙酒
- 提升免疫力
相關專科
婦科
協會
香 港 防 癌 會
References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