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增生

疾病介紹


子宮內膜增生為常見的婦科疾病。指子宮內膜細胞和基質細胞在顯微鏡下異常生長,數量變多、密度變密、型態改變,內膜細胞組織變得緻密,專家認為這病變具有癌症的可能。

根據不規則大小的腺體、增加腺體或基質比率,子宮內膜增生可分為幾個類型,各種類的治療方法都不同:

  1. 單純型增生: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都有增生;腺體大小不一,明顯增多到分佈不均;腺體有時擴大成囊;間質細胞的排列緊密;腺上皮細胞為柱狀形態;病變為癌症風險僅1% 。
  2. 複雜型增生:腺體明顯增生,結構相當複雜,間質減少;腺上皮增生並向腺腔內呈乳頭狀,或向著間質生長;病變為癌症風險僅3%。 
  3. 非典型增生:可細分為兩種,非典型單純增生和非典型複雜增生l。兩者都指腺上皮細胞增生,層次變複雜,細胞非常紊亂,體積增大;兩者病變為癌症風險分別是8%和29%。 

子宮內膜增生多數是由於荷爾蒙失調,因此較容易發生在沒有懷孕過、停經前後婦女身上。

 

發病原因


造成子宮內膜增生的原因大多是雌激素水平太高,內分泌失調:

  • 無排卵:停經婦女
  • 內分泌功能性腫瘤:造成失調
  • 無黃體激素:黃體激素正常會在排卵後自行產生,平衡內分泌水平
  • 雌激素替代療法:進行時沒有補充孕激素(人工合成的黃體素)
  • 長用三苯氧胺(泰莫西芬):以治療乳腺癌
  • 多囊性卵巢
  • 肥胖

                                                                                     

病徵


  • 陰道不規則出血:經血量多;月經時間拉長、週期錯亂
  • 經痛:月經前、月經期間、月經後;難忍,需卧床休息或用藥
  • 尿頻:伴隨一系列膀胱症狀,如尿痛、血尿
  • 性交疼痛:內膜組織腹脹影響


可出現的併發症


  • 月經失調
  • 不孕:影響月經通常會連帶影響排卵
  • 癌變:較高風險類別為非典型的子宮內膜增生


高危人群


  • 停經之婦女
  • 未曾懷孕


應做檢查


  • 子宮鏡檢查:子宮內膜組織不是半透明,變得緻密,血管型態改變;可以初步確診
  • 子宮鏡切片:適用於症狀較明顯的病患;以切片夾在子宮鏡下,夾出組織切片,再將它們送去病理化驗
  • 冷刀式子宮鏡切片:痛楚很輕,免麻醉,用細小的儀器切片,子宮鏡下即可進行


相關療法


  1. 荷爾蒙療法:以黃體素讓子宮內膜代謝,不再生長;用低劑量雌激素刺激月經週期,維持月經和排卵
  2. 全子宮切除:適用於非典型的複雜增生並不打算生育女性
  3. 子宮鏡內膜切除手術:麻醉後,精準地切下內膜組織,再將它們送去病理化驗;適合大範圍病症
  4. 刮除異常內膜組織:適用於打算生育女性


預防方法

  • 適當補充黃體素
  • 作息定時
  • 保持身心健康



相關專科

婦科


協會

國際婦科病理協會


References

http://www.tago.org.tw/eng/information_detail.asp?NewsID=5

https://www.twhealth.org.tw/journalView.php?cat=52&sid=890&page=1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建議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