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口瘡

內文中醫資訊:

由香港註冊中醫師 李步然醫師分享提供。

西醫觀點的疾病介紹


復發性口瘡,為口瘡性口腔炎,又稱為「痱滋」;指出現在口腔軟組織(口唇、喉嚨的黏膜、舌面)上的潰瘍。患者的口腔內會出現黃白色的潰爛粒狀,中央凹陷伴隨疼痛感,令患者難以進食或說話;大小形狀不一,康復後大多不留痕跡,但會再次復發。

 

雖然復發性口瘡並不會傳染他人,但亦是非常普遍的口腔問題,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層,而且復發率頗高,平均每人都有機會罹患上飛滋,並在10天左右自愈,不用求醫;在個別情況下亦可到訪家庭醫生處方藥物。

 

復發性口瘡可根據數量和病程分為輕型口瘡、皰疹型口瘡、重型口瘡。


 


西醫觀點的發病原因


現時醫學界還未能明確知道引發復發性口瘡的原因,只猜測與某些因素有關,亦有學者認為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α-溶血性L型鏈球菌感染
  • 內分泌失調
  • 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低下
  • 壓力令唾液pH值改變,黏膜乾澀,引發痱滋
  • 食物、口腔菌叢(Streptococcus sangiuis)、微生物heat shock protein過敏,黏膜上皮脫落,引發痱滋
  • 缺乏鐵離子、葉酸、鋅、維他命B
  • 配戴不合適假牙致口部創傷
  • 藥物副作用(非類固醇消炎藥、β阻斷劑)

 

值得一提的是,尼古丁會使口腔黏膜角質化,因此吸煙人士較少患有痱滋。


西醫觀點的病徵


一般情況下,飛滋是圓形的紅色潰瘍,中央凹入和呈現微黃或灰白;患者唾液增多,進食和說話極之疼痛。

 

復發性口瘡可分為幾類,特徵亦有所不同。

 

  • 輕型口瘡(minor):

佔復發性唇瘡個案約8成左右,與上段描述一樣,直徑約2-8mm,紅色圓形小水泡,中心凹陷,位置大多在非角質化部位(嘴唇、頰黏膜、口腔底部及舌頭下);雖然刺痛但可在大約7-14天內自然痊癒,不會構成疤痕,卻可以間歇性復發。

 

  • 皰疹型口瘡(herpetiform):

此類型的口瘡比輕型口瘡細小,只有1mm,數量卻可多達30個,分佈廣泛,再逐漸融合成較大的潰傷,需時約15天癒合,並會留下疤痕;常伴隨頭痛、發熱、局部淋巴腫大等;與皰疹性口腔炎(herpetic stomatitis)症狀相似,但沒有單純性皰疹病毒在內。

 

  • 重型(major):

亦稱為巨型口瘡,屬少見及嚴重的個案,水泡超過1cm,呈紫紅色,伴隨劇烈痛楚,需要20-30天癒合,並且留下疤痕;期間或使淋巴腫大、發燒等


西醫觀點的可出現的併發症


  • 疲勞
  • 發燒
  • 口腔感染
  • 蜂窩組織炎


西醫觀點的高危人群


  • 精神壓力大
  • 免疫系統功能受損
  • 正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
  • 正服用β阻斷劑 




西醫觀點的應做檢查


正常情況下,復發性口瘡可在10天左右自然痊癒,無須求醫;在個別情況下亦可到訪家庭醫生處方藥物。

 

若口瘡成因是牙套或假牙弄損口腔,患者則需到牙醫處進行調整。


西醫觀點的相關療法


由於未確實復發性口瘡的成因,所以治療方法只可偏向消除疼痛及減少發炎,亦有少部分患者需調節自身營養素。

 

  • 藥膏:dexamethasone、類固醇、5﹪amlexanox
  • 抗生素漱口:chlorhexidine gluconate
  • 口服藥品:類固醇prednisolone、止痛藥
  • 維生素:維持正常代謝功能,促進病損癒合
  • 激光治療:氦氖激光照射,促進癒合
  • 中醫:降火


西醫觀點的預防方法


  • 均衡飲食,避開煎炸食物
  • 作息定時
  • 適量調節生活壓力


相關專科:

  • 普通科
  • 耳鼻喉科


中醫觀點及分享:


中醫觀點的病因

痱滋屬中醫裡的口瘡範疇,又名:口疳、口破和口瘍,男女老少均有發病,以青少年多見,部份成反覆發作之勢。


中醫認為,引起痱滋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 飲食所傷,食積胃熱 — 暴飲暴食,肥甘厚味,煙酒成性,濕郁腸胃,食積化熱,邪熱上承,重熏口舌,其病乃成。


  • 外感邪熱,上乘蒸灼 — 邪熱侵犯肺胃,不得宣散,熱郁化火,胃火上乘,灼傷口腔。


  • 陰陽俱虛,虛火上炎 — 久病傷陰,陰虛內熱,虛火上炎,化為口瘡。


由以上成因可見,痱滋並非單純由「熱邪」引起, 亦會因 「濕邪」,「虛火」 而化栽而成,故辨証上必須四診合參。

中醫觀點的預防方法


預防痱滋應多喝水,避免勞逸過度,虛火上炎,引致痱滋。 平素宜飲食清淡,生活規律,作息有時、睡眠充足,少吃辛辣油膩之品,以免腸胃積滯,引致痱滋。還要注意口腔衛生,可用鹽水漱口殺菌,冰冷食物少吃。 最後,可配合穴位按摩保健穴位,包括可按摩合谷、曲池、太衝穴,增強免疫力降虛熱。


漱口藥可選用含金銀花、黃芩、菊花、桑葉、決明子,或者金銀花、白芷、竹葉、薄荷、黃芩入方漱口,以達到清潔口腔瘡面消腫殺菌止痛作用。


而嘴巴破外敷中藥可用西瓜霜、冰硼散,常用的組成為冰片、枯礬、牙硝、青黛、薄荷等,有助於嘴巴創傷面的癒合。

Reference

圖片:Shutterstock


以上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