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11月3日稱,美國華盛頓州(State of Washington)湖森林公園市(Lake Forest Park,暫譯)一名男子2022年12月6日到醫院接受盲腸炎手術時遭誤割部份結腸。他其後暴瘦40磅,須靠人工肛門排泄。他正控告涉事醫生。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旗下電視台KIRO7於11月3日稱,72歲的皮亞諾(George Piano)2022年12月6日因腹痛前往華盛頓大學醫療中心—西北(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 – Northwest,暫譯),確診為盲腸炎(Appendicitis)。他因此接受盲腸炎手術,切除闌尾。但他翌日發現腹痛情況比入院前更嚴重。
↓ 圖為皮亞諾與他的妻子 ↓
根據法庭文件,皮亞諾腹痛加劇的原因是醫生在手術期間切除他一部份結腸,留下發炎的闌尾,也刺穿結腸。加州(California)外科專家哈里斯(Hobart Harris)分析這個案,指他相信為皮亞諾做手術的外科醫生將乙狀結腸誤認成闌尾,並在嘗試分開闌尾底部時刺穿乙狀結腸。
皮亞諾表示,他其後須再接受4次手術,須靠人工肛門和造口袋排泄,同時承受劇烈的疼痛。他指在這近一年期間,他暴瘦40磅,留院53天,出現焦慮以及短期記憶喪失的問題。他更要推遲接受癌症治療。
他說:「這是地獄般的一年。」







+12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