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兒童全面發展 家長角色舉足輕重

撰文:健康Easy2023-09-15 05:00更新:2023-09-15 05:00

大眾對於兒童「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的典型病徵,應該不感陌生︰做事不專心、善忘、經常發白日夢,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這些徵狀不僅影響小朋友的學業,長遠更可令他們的社交以至生活各種範疇帶來障礙。作為父母,應如何應對,以讓子女減少受ADHD病情困擾,而得到全面發展呢?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中鍵指出,部份患有ADHD的兒童早於兩至三歲時,病徵已經開始出現,直至入讀小學,隨著學習需要增加,問題會更加明顯︰「他們上堂時漫不經心,做功課所須的時間比其他同學長,因而令他們遊戲及睡眠時間減少,長此下去,不僅會成績下滑,更會失去學習動機,容易衍生負面情緒。」另外,患上ADHD小朋友相對性格衝動,較難與朋輩或同學建立良好關係。

若然ADHD病徵影響到生活及學業,林醫生建議盡早安排兒童接受診斷及治療,用藥與否必須衡量藥效與副作用風險。「中樞神經刺激劑」是其中一類治療ADHD的藥物,大約70%至80%人用藥過後病徵會有所改善,例如處事變得有條理及自制能力較佳。而這類藥物可以分為短、中及長效(4、8及12小時),醫生會因應小朋友學習需要而選擇用藥,隨著腦部發展成熟,病徵會有所改善,家長毋須過份憂慮。

林醫生補充,患者用藥後或會有胃口欠佳、消瘦及睡眠質素較差等副作用,家長可安排用藥時間在飯後,以減低對胃口的影響。此外,他提醒家長切勿把病徵「放大」,應鼓勵小朋友發展所長,亦毋須急於治療後有即時的改變,應給予耐性及提供適切支援,循序漸進改善病情。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中鍵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中鍵

備注︰林中鍵醫生提醒,治療ADHD有多種方案,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家長應與主診醫生討論,按子女身體狀況及病情,選擇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案。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