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往往與天灸相提並論,透過在穴位上敷貼溫熱藥物,借用夏日旺盛的陽氣以袪寒,以治療冬天發作的慢性疾病尤佳,從而達到「冬病夏治」。
本文作者:博愛醫院黃子欣醫師
三伏天在夏秋交際之時、小暑至處暑之間,為最炎熱的時節,每十天為一伏。夏為火,秋為金,金秋之氣欲起,卻被夏日餘火抑而藏伏。今年三伏天的初伏:7月11日至7月20日、中伏:7月21日至8月9日、尾伏:8月10日至8月19日。
由於陽氣升發,腠理開泄,氣血趨向體表,人體精氣易外泄。因此三伏天為養陽的好時機,陽氣充沛則正氣旺盛、身壯力健。
三伏天養生之道
1. 注意溫差,避免感冒
在外艷陽高掛,室內則冷氣不間斷。當小孩玩耍後滿身大汗,腠理大開,又對著冷風吹,寒氣容易直中而受寒感冒,故汗出後需及時擦乾,或更換衣服,並避免冷氣直吹胸口、頸背。冷氣溫度宜保持24-25度,避免小孩因室內外溫差太大而出現傷風感冒的表現。另外要適度開窗,保持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2次,每次15-30分鐘,並定期清洗冷氣機。
2. 少食生冷,注重健脾
天氣炎熱又食慾不振,大家都喜愛吃點冰涼食物如冷飲、冰品、沙拉,這些會使脾胃功能更差,腹痛、腹瀉隨之出現。又因三伏天暑濕重,濕困脾胃加上小孩脾胃虛弱,則出現食積的情況。所以切忌貪涼而過食生冷,少食甜食、辛辣、油膩食物,宜吃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如當令的瓜果類水分充足或椰子水等可清利暑熱,可偶爾吃點粥發汗解暑,山藥、茯苓、白朮、山楂、麥芽、白扁豆、蓮藕、薏苡仁等健脾利濕消食的食材,可在飲食中酌加使用。
3. 適度運動,微微汗出
暑假期間父母安排各式課外活動時,宜避免中午(11點至15點)外出進行劇烈運動,早上或黃昏天氣稍涼時更為合適。小孩可選擇游泳、慢跑、體操,老年人則可選擇散步、太極拳。戶外活動時要注意防曬、補充水分,以及充足休息,避免脫水、中暑。同時不要害怕流汗,天熱適當汗出可使氣血通達,避免熱鬱體內而中暑。
4. 以靜養心,心情平和
天氣悶熱,難免心情煩躁、情緒波動和心煩不安,小孩應避免日間過量或刺激運動,因為過於疲勞時心氣散渙會影響睡眠。避免責罵小孩,宜耐心溝通,靜心凝神、怡情少思,放鬆心情並減少壓力。
三伏天食療推介
1. 雙色豆薏米小米粥 (3人)
材料: 赤小豆20克、綠豆20克、薏米30克、乾淮山30克、小米30克、鹽/糖適量 功效:健脾開胃,清熱利濕
做法: 1. 將材料淘洗乾淨,並加水浸泡半小時。 2. 鍋中加入1.8升水,先大火煮滾水,放入已浸泡材料再煮滾後轉細火。 3. 煮10分鐘攪拌一次,煮60分鐘左右至變稠,加入鹽或糖調味即可。 **注意:孕婦慎用。

2. 參雞湯(3人)
材料:人參一條、春雞一隻(約400-500克)、銀杏5粒、雞心棗5粒、栗子8粒、蒜頭2瓣 、糯米45克、蔥段適量、鹽適量
功效:補脾益肺、生津養血
做法: 1. 將糯米洗乾淨後放入碗內,加入水浸泡至少一個小時。 2. 將材料裝入雞肚,再將雞腿處用棉繩綁緊或雞屁股處竹籤封好,以免食材掉出。 3. 將整隻雞放入鍋中,鍋中加水2升,並放入剩下的材料。 4. 燉煮 2 小時, 撈去浮在雞湯上的油脂,再加入蔥段、鹽即可。
3. 百合鴨湯 (4人份)
材料:新鮮百合2個或乾百合45克、蓮子30克、陳皮兩片、老鴨半隻,約1公斤、薑 5片、紹興酒、鹽少許
功效:清熱安神、滋陰補虛
做法: 1. 老鴨洗淨切塊汆水,百合、蓮子洗淨,陳皮浸軟刮瓤,薑切片備用。 2. 鍋中加入3升清水煮滾,放入老鴨、百合、蓮子、陳皮、薑,大火煮滾後,加入少許紹興酒。 3. 轉中小火煲兩小時,最後放適量鹽調味即可。

《本文資料由博愛醫院黃子欣醫師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