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播出的TVB健康資訊節目《身體最誠實》,節目邀來「腫瘤學巨人」莫樹錦醫生聯同3位女神李佳芯(Ali)、何沛珈及梁超怡擔任主持。李佳芯在節目中,重提自己曾患卵巢腫瘤一事。
TVB健康資訊節目《身體最誠實》在昨晚(12日)播出最後一集,在節目環節「Ali Says」中,李佳芯就重提自己曾患卵巢腫瘤一事。她指,有晚收工回家睡覺,睡到半夜腹部突然出現劇痛,幾日後做身體檢查時,醫生就發現原來她的卵巢內有一個13cm 乘7cm 大的腫瘤。李佳芯表示,雖然她在檢查前並沒有為意,但其實身體早已出現異樣,當時摸著肚子時,就能感覺小腹異常地突起,唯工作繁忙沒時間理會。幸好在檢查後發現腫瘤是良性,醫生也立即為她排期做手術。
什麼是卵巢腫瘤?
根據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婦女健康照護網」資料顯示,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雖然大部份卵巢腫瘤都是良性,但亦有部份腫瘤會轉化為卵巢癌。在正常情況下卵巢是實質的組織,有排卵週期的女性其每個月卵子成長的過程會有少量液體的聚集,形成所謂的濾泡。而在排卵期的濾泡可達到最大的狀態(直徑約2-3公分)。所以當超聲波發現卵巢內有太多異常液體出現時,我們就可稱它為卵巢腫瘤(ovarian cyst)。
卵巢腫瘤類型很多,且不論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患上,卵巢腫瘤的種類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功能性腫瘤
發生在排卵週期的育齡婦女,異常量的液體聚集在濾泡內或黃體內,形成濾泡腫瘤或黃體腫瘤。這種功能性腫瘤有時會很大,但通常是良性的,而且不管用藥與否,通常會在三個月內自行消失。
2. 出血性腫瘤
有時濾泡腫瘤及黃體腫瘤生長過速,造成卵巢的組織牽扯而裂開流血。這些血液因沒有出口出去而積在卵巢裡,就稱為出血性腫瘤。這種通常是良性的且不需要治療就會自行消失。如果身體不適的現象較為明顯,則可服藥減緩症狀。只有在少數的情況下,病人呈現較嚴重症狀時才需要開刀切除。
3. 漿液性上皮腫瘤及黏液性上皮腫瘤
這是因為具有分泌功能的漿液細胞及黏液細胞在排卵後被包埋在卵巢內,不斷的分泌液體形成囊腫。這種囊腫是不會消失的,需要開刀切除。
4. 巧克力腫瘤(又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瘤)
是指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卵巢內,在卵巢內形成大量黏稠咖啡色像巧克力狀的液體。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瘤會隨著時間增加而變大,漸漸侵蝕正常的組織,造成卵巢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經過評估其嚴重性後,可能需要開刀處理。
5. 畸胎瘤
這是一種較罕見的卵巢腫瘤,通常由多種細胞組成,可能會導致異常的細胞生長和發育,它會在卵巢內生成毛髮、牙齒還有一些油脂類的聚集。由於畸胎瘤本身不會自行消失,而且還有可能不斷的成長,另有15% 機率會造成卵巢扭轉,所以最好及早切除。一般來說惡性的比率小於千分之一。
6. 卵巢癌
罹患卵巢癌的機率相當低,但因為位於骨盆腔內,並不容易早期發現。
▼同場加映:以下女性患病的機會較高(點擊下圖看清!👇👇👇)
造成卵巢囊腫原因有哪些?
卵巢囊腫成因最主要有以下四種:
荷爾蒙失調:濾泡囊腫和黃體囊腫可能是荷爾蒙異常或使用排卵藥劑而形成。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到卵巢生長。
懷孕:一般會在懷孕中期就會自然消失,若孕程後期仍存在,則可能需要切除。
嚴重的骨盆腔感染
常見的卵巢腫瘤症狀有哪些?(點擊下圖看清!👇👇👇)
1. 腹部脹大或腹部不適感:這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能感覺到腹部膨脹或壓迫感。
2. 頻尿或尿急:卵巢腫瘤可能壓迫膀胱,導致頻尿或尿急。
3. 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這些症狀可能與卵巢腫瘤壓迫腸道有關,導致食慾不振、腹脹或腹瀉。
4. 不規則的月經:卵巢腫瘤可能影響女性的荷爾蒙水平,導致月經不規則、經期延長或經血量增加。
5. 性交疼痛:卵巢腫瘤可能影響陰道或子宮位置,導致性交時的疼痛或不適。
6. 有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卵巢腫瘤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者症狀非常輕微,以至於很難察覺。建議女性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實施超音波檢查,可幫助醫師判斷卵巢腫瘤大小和類型。
▼高風險族群4招自我檢測(點圖放大閱讀)👇👇👇
雖然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女性仍然可以自我檢視,有無下列4種狀況
卵巢腫瘤難預防 做好3件事降風險
由於卵巢出現腫瘤多數無明顯症狀,且現時沒有有效的預防方法,因此為了降低患症後的風險、及早發現腫瘤,女士們平日應做好3件事:
1. 留意月經形態、做好月經週期紀錄:卵巢腫瘤可能會影響女性的月經週期,包括月經量增多或減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等。因此,女性可以留意月經的形態和週期,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醫生諮詢。
2. 定期做婦科檢查:定期接受婦科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卵巢腫瘤,提高治療成功率。建議女性每年接受一次婦科檢查,特別是對於有家族史或其他風險因素的女性。
3. 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罹患卵巢腫瘤的風險,例如保持健康的體重、適度運動、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量。飲食均衡、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可以幫助降低罹患卵巢腫瘤的風險。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