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天氣轉變容易令小朋友、老人家作病 即睇5個春分養生貼士

撰文:阿言2024-03-05 19:00更新:2024-03-14 17:52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 2023年3月21日,是日春分。日暝對分,日夜各為十二小時。受訪者林之蘭註冊中醫師將會分析3個春分生活飲食宜忌、5個中藥小貼士,從根本改善反覆外感、濕困疲倦、情緒低落等問題!

(本文作者:林之蘭註冊中醫師)

風起了 注意後頸保暖

如何「防風」保護自己呢?首要在「倒春寒」的天氣中注意添衣保暖,並加強保護頭部、後枕部至耳後、頸部,以免直接受涼。

春雨綿綿祛濕有道護腸胃 無湯水如何自處?

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按氣候規律來説,在華南地區的香港雨水變多,相對濕度可達90%。由乾不透的衣服、佈滿倒汗水墻壁,可見春分相對立春時濕氣更甚,故此氣節需注意健脾祛濕。如素有水濕困脾、脾胃失調:譬如腹瀉、胃口差;風濕關節疼痛、濕疹等慢性病患者,病情容易反復,並見神疲乏力、體倦不欲動(脾虛)、頭重胸悶(濕鬱而清陽不升)的情況。

飲食方面需減少黏膩、濕重的食物,譬如芋頭、檽米、奶類製品、過多湯水(按:適當湯水有助調理,過多時則祛濕不成,反而水液停滯不利),戒冷飲及生冷食物。

  • 2款中藥小貼士: 和胃化濕拒濕困

1.紫蘇葉:醒脾寬中,行氣止嘔

功效:改善風寒感冒、或兼內傷食滯、腹瀉、脾胃氣滯,胸悶嘔吐等問題

2.生薑:溫胃化痰止嘔

功效:改善風寒感冒輕症及胃寒嘔吐

  • 順應春分利肝木 善用藥材花茶抗抑鬱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黃帝內經》

春分過後日照時間逐漸延長,萬物生長、欣欣向榮。四季當中,春天與木氣相應,而五臟中對應於肝,故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節。在陰雨天陽氣升發不利時,肝氣鬱結的病人氣鬱加重,見情緒鬱悶、脅肋漲痛不適;肝木犯脾土時容易出現胃口不佳、納食不香,甚至腹瀉的情況。熬夜、吃煎炸等不良習慣,加重肝陰不足的情況下,水不涵木而肝陽上亢。氣火上擾時病人或見耳鳴、眩暈等不適,更會隨情緒波動而加重。提醒各位讀者避免熬夜、忌口過量辛辣燥熱,以保存津液陰分。

  • 3款中藥小貼士: 疏導情緒抗抑鬱

1.佛手:疏肝理脾燥濕

功效:改善肝鬱氣滯、胸悶脅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胃痛噯氣、惡心反胃嘔吐

2.陳皮:理氣健脾燥濕

功效:改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胃脹不適

3.玫瑰花:清香善治抑鬱情緒

《本草正義》「玫瑰花...柔肝醒胃...斷推氣分藥之中、最有捷效而最為馴良者,芳香諸品,殆無其匹。」

除了上述兩點:疏肝理氣、醒脾化濕,作息定時還需「適勞逸」。

起居養生以平衡人體陰陽狀態為要

1.運動以微微出汗為佳,可助升發陽氣之餘,透過皮膚護理助身體祛濕。

2.踏青遠足,舒暢心情

由於體質各異,若有任何健康或疾病諮詢,建議尋求註冊中醫了解詳情。

林之蘭註冊中醫師
博愛醫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沙田區)
林之蘭註冊中醫師 博愛醫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沙田區)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