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抑鬱症與一般不開心 正視問題免青少年現自殘傾向

撰文:健康Easy2023-01-05 04:00更新:2023-01-05 04:00

青春期是青少年建立自我形象、發展潛能及探索世界的重要階段,一旦情緒在成長過程中亮起紅燈,甚至患上抑鬱症,他們的人生計劃或隨之被打亂。精神科專科醫生崔永豪醫生表示:「抑鬱症會破壞青少年的生活及人際關係,阻礙他們建立正面的自我價值,若未有及時處理,抑鬱症更有機會令他們踏上自殘之路,後果不堪設想。」

抑鬱症是腦部疾病,患者的情緒管理能力、感受快樂的能力、做事的動力、食慾、睡眠質素及認知功能均會因腦部受損而下降。內在成因主要與遺傳有關,而外在因素則包括精神壓力長期過高、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如酒精及毒品,以及大腦曾受直接傷害,例如中風。崔醫生補充:「抑鬱症跟一般不開心有三個不同之處,第一是持續性,抑鬱症帶來的低落情緒、焦慮及憤怒會持續超過兩星期;第二是伴隨的症狀,抑鬱症不只是情緒差,患者亦會精力下降、睡眠及食慾欠佳;第三是功能上的影響,抑鬱症的症狀會大大削弱患者在學校、家庭及其他社交生活的能力。」

恐以自殘短暫宣洩痛苦 身邊人宜留意四大警號

抑鬱症令患者情緒長期陷入低谷,當患者沒有方法紓緩內心劇烈的痛苦情緒,便有可能嘗試透過皮肉之苦,即時及短暫地宣洩負面情緒。面對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家長及其他身邊人應特別留意他們有否出現「自殘警號」,包括自我封閉、坐立不安、經常表達對自己厭惡及憎恨的想法,以及透露厭世及想離世的念頭。崔醫生說:「家長只需聆聽及陪伴,切忌提供過多指示,如叫子女嘗試正向思考等,他們一旦無法做到便會自責,加劇低落情緒,容易弄巧反拙。」

多管齊下 助患者走出抑鬱陰霾

要治療抑鬱症,以防患者走上絕路,可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調節生活習慣入手。常用藥物包括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及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能調節腦內傳導物質以改善症狀。抗抑鬱藥亦能增加腦神經生長因子(BNDF)的產生,治療腦部受損區域。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則能幫助患者審視負面的思想及行為模式,進而改善情緒。崔醫生稱:「至於生活習慣,最重要是睡眠衞生,睡前2小時不要接觸螢光幕,起床後首小時盡量接觸自然光線。」另外,恆常運動及靜觀對抑鬱症的康復亦有一定幫助。

崔醫生憶述一位現年13歲的中二女學生,小學時學業及課外活動表現優異,但升中後因競爭變大,不再名列前茅,習慣與他人比較的性格令她壓力非常大及自責,最後患上抑鬱症,更有自殘傾向。猶幸在接受藥物、心理治療及學習靜觀後經已復元。崔醫生說:「靜觀讓她學會與負面情緒相處,不再急於即時回應,痛苦情緒的殺傷力便逐漸減弱 。」

(以上資訊由崔永豪醫生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