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中文大學醫學院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若將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SIRT)與標準化療結合,可有效治療不適合經手術切除的肝內膽管癌。
研究有24名患者進行研究,患者先接受用「釔90」樹脂微球針對肝臟腫瘤進行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繼而接受標準化療。結果發現在接受新方案的患者當中,有25%患者的腫瘤在治療後縮小,75%患者的病情受控,存活期更比僅化療12個月高約20個月。不過,單計一次劑量的成本高達八萬港元,患者進行一次治療的費用可達30至50萬元。





膽管癌是一種罕見的癌症,約佔所有消化道癌症的3%,每十萬人當中約有一至兩人患上膽管癌,但近年全球的病發率均有上升的跡象,而且大部分原因不明,根據本港的統計,每年約有680人患上膽管癌。而膽管癌是無法透過手術切除,以往只能透過吉西他濱(Gemcitabine)及順鉑(Cisplatin)進行化療,此療法於十年前推出,存活期中位數約11.7個月,腫瘤的反應率只有15.5%。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及介入放射學系設計了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SIRT)與標準化療結合,招募了24名合適患者進行臨床研究,他們會先接受「釔90」進行SIRT,針對肝臟進行局部治療,再接受標準化療。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指,SIRT是將含有「釔90」的放射性物質經動脈注射到肝臟腫瘤進行治療,由於「釔90」的輻射深度只有2.5至11毫米,加上半衰期為64.1小時,可減少對其他器官的影響,副作用亦較少,只有少於15%患者出現腹痛或不適,出現輕度發熱及夜汗的患者低於5%。
余俊豪表示,這種方式早已被證實能有效治療肝細胞癌,但一直缺乏將SIRT用於治療膽管癌的臨床研究數據,尢其是有關SIRT與標準化療結合的數據。
研究發現只接受SIRT的患者存活週期為13.6個月,接受SIRT和標準化療結合方案的患者總存活期中位數為21.6個月,比僅化療12個月高約20個月。另外,在16名接受新治療方案的患者當中,25%患者經治療後腫瘤縮少,75%患者的病情受控。副作用方面,則只有少於10%的患者出現中度至嚴重的副作用,證明療法是安全。




不過,由於政府並未資助以此方式進行膽管癌治療,單計一次劑量的成本高達八萬港元,如在私家醫院進行此療程則無訂價標準,可達30至50萬元一次。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陳林表示,製藥業一設較少有興趣去探索不常見癌症的治療方法,故要由大學牽頭,以為治療這類癌症患者開啟更多可能性。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