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固醇是香港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如果身邊人有高膽固醇問題,或許都曾聽過「他汀類」藥物。雖然他汀類藥物是治療高膽固醇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H)的必備藥物之一,但患者往往對於自己服用的藥物不甚了解,甚至因擔心出現副作用而不聽從醫生指示自行減少份量或停藥。註冊心臟科專科醫生張仁宇指出,若患者不依從指示服藥,不但得不到最佳治療效果,嚴重更可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
因擔心副作用 患者或輕視服藥指示
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早於30多年前已應用於治療膽固醇,近年亦有不少臨床實驗證實他汀類藥物在預防患上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強大功效。然而張醫生指出,根據他的臨床經驗,不時會有高膽固醇患者不聽從醫生指示服藥。
「這個情況與大眾對於服用藥物的錯誤觀念有關,不少病人會輕視藥物重要性。加上近年網上流傳很多非專業甚至錯誤的醫療資訊,導致出現誤解,其中一項就與藥物副作用有關。」張醫生指,部分病人擔心藥物會導致副作用而對服藥產生抗拒心態,特別是他汀類藥物需要長期服用,對副作用尤其擔心。一旦服藥後出現已知的副作用時,便會擅自減少份量甚至停用。「如同所有藥物一樣,他汀類藥物附帶各種類型及程度的副作用,其中常見的副作用是肌肉疼痛,而這些副作用對患者身體並無大礙。」
定時按量服藥使藥效得以發揮 否則或令膽固醇水平反彈
雖然藥物附帶副作用,但它的作用是控制及避免更嚴重的疾病,因此病人絕對不應擅自停藥。「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肝臟製造出來的膽固醇,使肝臟轉向從血液中清除膽固醇,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張醫生補充指,藥物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患者會定時按量服藥,否則藥物無法有效抑制血液裡的膽固醇濃度,患者的膽固醇水平便會回升到至原先水平、持續高企甚至上升,最終便要服用更多藥物,形成惡性循環。
不過張醫生提醒,服用他汀類藥物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因為有很多藥物在肝臟代謝,本身有長期病患及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要留意不同藥之間的相互作用,或導致有效成分濃度過高或降低;本身有脂肪肝或其他肝病的病友也需要留意藥物對肝酵素的潛在影響。但無論如何,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機會率還是很低。
基因檢測有助預防嚴重副作用 達至藥物個人化治療
他汀類藥物是處理高膽固醇問題的首選藥物,但原來有些人士未必能受惠於這種「靈藥」。張醫生指,由於基因問題,部分亞洲人或會對部分他汀類藥物出現不良反應或敏感度不足的情況,要服用指定種類的他汀類藥物才能使藥物發揮藥效;有些人士甚至要轉用PCSK9抑制劑、Inclisiran等其他降血脂藥物 。「肝臟處理他汀類藥物的能力及敏感度是受遺傳學影響,因此透過基因測試可及早了解自己對他汀類藥物有否出現不良反應,以及是否適合服用,以免等到副作用呈現後才轉藥。」
事實上,「藥物個人化治療」是國際醫療趨勢,而基因測試正正是藥物個人化治療的重要一環。基因測試所提供的準確結果能夠有效預防並減低出現嚴重副作用的風險。測試結果可用作用藥指引,當結果顯示患者對某種他汀類藥物有較高機會出現不良反應時,便可考慮調節劑量,或採用其他種類的他汀類藥物,甚至轉用新類型膽固醇藥物,讓患者安心服用藥物。
註冊心臟科專科醫生張仁宇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