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茶療|中西方天然茶療知幾多?紫錐花茶增免疫力降感冒率58%

撰文:吳梓楓2022-11-29 23:00更新:2022-12-07 04:25

天氣即將轉涼,乾燥的時節每每更容易染上感冒,因此在轉季時增強身體抵抗力就更為重要。從營養學及中醫角度而言,兩方面原來均各自有天然草本茶療去預防感冒及增強抵抗力,稱得上是中西方的「天然感冒藥」。

紫錐花被應用於降低復發性呼吸道感染有長久歷史。(網上圖片)
紫錐花被應用於降低復發性呼吸道感染有長久歷史。(網上圖片)

紫錐花可縮短感冒時間

據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學部主任陳振宇博士指,紫錐花是北美洲家傳戶曉的保健植物之一,應用於降低復發性呼吸道感染有長久的歷史。紫錐花當中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咖啡酸、綠原酸、阿魏酸、原兒茶酸、菊苣酸、紫錐菊苷成分,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及抗炎作用。

陳振宇博士引述多項醫學研究指,紫錐花已被證明可有助降低感冒率達58%,受感染者的平均感冒時間縮短1.4天 。另亦有實驗綜合證實,食用紫錐花的研究對象,其上呼吸道感染率比沒有食用的對照組低22% ,因此陳振宇博士建議可把紫錐花沖泡成茶,達到預防感冒之效。

▼紫錐花茶知多啲(點擊下圖看清!👇👇👇):

材料:

  • .約2-3克紫錐花(約一包茶包份量)

  • .300至500毫升熱水

製法:

  • .以熱水沖泡紫錐花3至5分鐘

  • .適合餐後或隨餐飲用

不過,陳振宇博士強調花茶或相關草藥產品均屬輔助性質,因此只可作日常保健或預防疾病之用,如一旦感到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

▼同場加映,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按圖了解👇👇👇)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常見慢性咳嗽可能的5個原因(01製圖)
+4
天氣轉涼正正是感冒的高峰期。(資料圖片)
天氣轉涼正正是感冒的高峰期。(資料圖片)

中醫四大感冒類型

從中醫角度而言,常見感冒主要可分為四大種類。註冊中醫師黃培基根據不同感冒種類,建議以下不同紓緩或預防感冒的茶療。

快速認識4種感冒:(點擊下圖看清!👇👇👇)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認識4種感冒(01製圖)
+2
  • 1. 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多因受外界風、寒之邪入侵發病,譬如外界天氣寒冷時身體保溫不夠、被雨淋加上冷風直吹、或夏天冷氣開太強並吹整天,最容易得到風寒感冒。

常見症狀:多是怕冷、頭痛、頸部肌肉痠軟、喉嚨癢、咳嗽痰色白、 鼻塞流清鼻涕等

  • 散寒紫蘇薑茶

功效:發汗解表、溫肺止咳、散寒健脾

材料:生薑4片、紅糖2茶匙、紫蘇葉3克

做法:把生薑去皮切片,與紫蘇葉放入保溫瓶,加入熱開水泡10分鐘,最後加入紅糖即可

  • 2. 風熱感冒

受外界風、熱之邪入侵發病,或風寒感冒處理不妥當,有寒轉熱表現,或體內本來有內熱之因素(火邪),加上風邪入侵致風熱感冒。

常見症狀:多是身體發熱、頭痛、口渴、咳嗽痰黃、喉嚨痛、流黃稠鼻涕等

  • 清熱菊花茅根茶

功效: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清肺潤燥

材料:菊花6克、桑葉6克、淡竹葉3克、白茅根3克、薄荷葉3克

做法:把材料洗淨,放入保溫瓶,加入熱開水泡10分鐘即可

▼同場加映,熱檸樂煲薑治感冒療效(按圖看清👇👇👇)

熱檸樂煲薑療效。(01製圖)
  • 3. 風濕感冒

風濕感冒又稱暑濕感冒,多發於夏季、暑氣重又濕熱之時、或體質內濕邪為患加上外界的風邪所致。

常見症狀:頭重、全身困重無力、關節痠軟、脾及腸胃功能受影響而引起上吐下瀉等問題

  • 化濕金銀花蘆根茶

功效:發汗解表、化濕利水、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材料:香薷3克、金銀花6克、扁豆花6克、蘆根6克、生甘草6克

做法:把材料洗淨,放入保溫瓶,加入熱開水泡10分鐘即可

  • 4. 氣虛感冒

氣虛感冒患者多因體質比較虛弱、正氣不足、抵抗外邪能力低致病,特別於天氣變化或換季時容易患病,反覆患感冒。

常見症狀:明顯怕冷、鼻塞流涕、頭痛、身體困倦、咳嗽無力

  • 益氣白術大棗茶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材料:黃耆20克、防風6克、白術6克、大棗3顆

做法:把材料洗淨,放約500毫升進水煲,水滾煮20分鐘,放入保溫瓶慢嚐

黃培基醫師亦強調,大家須因應個人體質服用中藥,使用前必須先諮詢註冊中醫師,並不應長期服用過量。

▼同場加映,感冒期間飲食建議:(按圖看清👇👇👇)

感冒飲食選擇 (01製圖)
感冒飲食選擇 (01製圖)
感冒飲食選擇 (01製圖)
感冒飲食選擇 (01製圖)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