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港產片《食神》學生妹撩鼻的一幕,相信令不少人都忍俊不禁。好多人覺得鼻子癢、有鼻屎阻塞、有鼻毛外露就想伸出手指挖一挖,這個看似平常的「不雅動作」,其實隱藏著想像不到的健康風險。有醫生指出撩鼻不但不雅及帶來感染風險,更有可能是精神問題,如果不控制想挖鼻的衝動甚至會引起更嚴重的心理隱患。後果嚴重。到底撩鼻會對健康帶來甚麼影響?鼻毛突出來又應否修剪?還有,傳聞吃鼻屎會增加抵抗力,又是否真有其事?本文將一一拆解關於鼻孔的各種謎團。

將細菌帶入體內 撩損會引致發炎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曾進行過一項調查,當中高達91%受訪者承認自己有撩鼻孔的習慣;德國著名足球教練路維甚至毫不避諱地在眾目睽睽下撩鼻屎再放入口。有醫生指撩鼻其實會為我們帶來健康風險,主要是由於手指沾滿細菌和病菌,尤其是指甲縫,撩鼻時會把這些細菌和病菌帶入身體;加上指甲尖銳,一旦傷及鼻孔周圍的毛囊和黏膜,或鼻腔本身有傷口,更有可能導致鼻腔發炎,嚴重會惡化成萎縮性鼻炎、鼻粘膜萎縮等狀況,令鼻液分泌減少。一旦鼻液分泌減少,鼻腔的防禦能力會降低,外來物便有機會經鼻孔進入氣管,引發慢性氣管炎、鼻竇炎等疾病。

觸及臉部危險三角區 嚴重可致命
有研究發現,有撩鼻習慣的人,比起沒有撩鼻習慣的人,更容易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葡萄球菌會令受感染的部位出現紅腫、觸痛甚至膿疱、膿瘡及流膿。金黃葡萄球菌對免疫力強的人士殺傷力有限,只會造成以上的表皮淺層感染。但當金黃葡萄球菌遇上小童、糖尿病或免疫力弱的人士,便會乘機作亂,透過血管入侵身體其他器官,例如肺部和腦部,造成感染,嚴重更可致命。

此外,撩鼻亦有機會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肺炎、腦膜炎、骨髓炎、心包膜炎等疾病。有研究指,撩鼻會令肺炎細菌傳播數字上升30至40%。撩鼻造成的細菌感染,更有機會引發敗血性靜脈炎,形成血栓。一早血栓經血液循環到肺部,會導致「敗血性肺栓塞」,同樣可致命。
眼睛至到鼻孔兩側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俗稱「危險三角區」,這個區域內有六條通向顱內的靜脈。如果撩鼻時不慎撩破流血,令毛囊發炎,細菌有機會入侵危險三角區的血管,引發嚴重併發症。細菌感染更會隨著靜脈,流到顱內,引發「顱內感染」,輕則高發燒、頭痛,嚴重更會休克。如果是細菌性的腦膜炎,情況便更嚴重,有機會導致永久性的神經損傷。
清潔鼻腔的正確方法 避免鼻腔感染 手部清潔最為重要
既然不應用手指撩鼻,那麼用紙巾捲成圓柱形,取代手指,又是否沒問題?有醫生指紙巾的質地始終屬於粗糙,同樣容易令鼻腔受傷。如果非要用紙巾不可,應先沾溼。整體來說,撩鼻其實並不建議,應改用「擤」(音:呻)的方式去清理鼻腔。而且擤鼻時不要兩個鼻孔同時出氣,應壓住其中一側的鼻孔,以免壓力令鼻液流向耳朵。
而最安全去清理鼻孔的做法是用洗鼻水,既可防止鼻孔乾燥及發癢,亦可令鼻屎軟化,更易清潔。這個方法對鼻涕和鼻屎較多的鼻過敏人士尤其有用,因為保持鼻孔清潔有助減緩敏感症狀。

吃鼻屎不能增加抵抗力 鼻毛只應修剪外露部分
都市傳言吃鼻屎能增強免疫力,但醫學界並沒有確認這種說法。鼻屎主要由鼻涕、鼻毛、壞死的黏膜,以及外來的粉塵、細菌甚至病菌構成。簡單而言,鼻屎中帶有細菌甚至病毒,假如吃掉等於直接將細菌和病毒放入體內,絕對不是明智之舉。想要增強免疫力,還是應採取正常途徑,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

至於鼻毛的功能與鼻涕相近,負責阻擋外來物進入呼吸系統以及保護鼻粘膜。此外,鼻毛有助維持鼻粘膜的溫度,不讓外界的冷空氣直接被吸入氣管;鼻毛更有助保護嗅神經,讓鼻子聞到各種氣味,並把氣味訊息傳給大腦辨認。由此可見,鼻毛有重要作用,應加以保護。如果擔心鼻毛露出來會影響外觀,修剪時應小心,只修剪外露的部分。而且不要用拔的方式清理鼻毛,否則有機會引起鼻前庭炎。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