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調查所得,50歲或以上的香港人,女士有24%及男士有17%曾有持續性膝關節疼痛問題,可見關節問題困擾不少人。本文邀來香港註冊骨科專科醫生何嘉棋醫生,探討導致膝關節退化的因素、各種減慢關節退化的方法,以及退化後的「補救」措施。
關節退化是指關節面的軟骨隨年月增長而出現磨損及剝落,從而影響關節活動順暢度,若情況惡化且沒有適時處理,就會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此外,當關節軟骨被磨薄或骨頭末端變厚時,會形成「骨質增生」或「骨刺」,干擾關節活動,造成痛楚。以上種種都可統稱為關節退化,而最常出現關節退化的部位是膝頭,即膝關節。患者走路時膝頭痛楚,尤在是長時間或長距離步行,膝頭活動自由度也會降低,例如屈曲幅度大減、無法大步行走。
膝關節退化的四大因素 年輕亦有機會患病
何醫生表示導致膝關節退化的因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年齡,「關節退化與年月增長有直接關係,跟身體其他器官部位甚至普通物件一樣,使用時間愈長久,勞損機會就愈大。簡單來說,50歲即是使用了關節50年,70歲即是使用了70年,後者的使用年期多20年,自然退化的機會亦較大。」。然而,關節退化並非年長人士的「專利」,近年有年輕化跡象,這個情況與何醫生提出的另外三項因素有關。
首先是使用頻率,從臨床統計上來說,從事勞動行業的人會較易出現關節退化問題,「因為他們的工作需要經常搬重物、行樓梯和『踎低起身』等重複性較強的動作,關節磨損較嚴重,令退化情況提早出現。另外有些患者是因為過往膝關節位置曾嚴重受傷,例如骨折、半月板或十字韌帶撕裂等,都會使退化情況提前發生。我曾接獲一個年僅四十歲,但膝關節卻退化至六、七十歲的個案求助。原來他的前十字韌帶在多年前曾撕裂,但當時沒有進行重建手術。事隔幾年後在一次膝關節檢查下,他才發現因韌帶未能發揮作用,令半月板嚴重受損,而失去半月板的保護,令軟骨嚴重磨損,導致關節提前退化。」除此之外,何醫生提醒大眾需注意個人體重,因為當體重愈高,膝關節的負荷自然愈大,因此磨損的情況亦愈嚴重。
關節退化無法逆轉 出現「勒勒」聲、屈膝有痛感宜及早就醫
除了透過醫生專業診斷可了解關節健康狀況,平時也可留意關節的狀況。「不少人在活動關節時,關節會出現『勒勒』聲,這些聲音可能只是普通關節反應,也可能是初期退化的跡象。要判斷關節有否出現退化,可以留意聲音出現的頻密程度以及跟痛楚可否同步出現。例如『啪手指』,一來關節不是每次都會發出聲音,二來痛楚並非與聲音同步出現。而如果是退化情況,關節會較常發出聲響,而且痛楚會經常同時出現,例如每次屈膝都有聲音,而且會出現痛感。」
何醫生坦言所有退化都是單程路及無法逆轉,正如沒有人能令時間倒退,變回青春少艾。然而,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減慢退化速度和減輕退化引致的痛苦。
多吸收「膠原蛋白」滋養關節 留意體重免加劇膝蓋負擔
何醫生強調,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飲食均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一來能確保營養吸收,二來有助維持體重,減輕關節的負荷。與此同時,多吃含豐富膠原蛋白的食物,例如豬蹄、牛筋、花膠、海參、鳳爪和魚皮等,也有助滋養關節軟骨。
此外坊間有不少補充品,聲稱能減慢退化過程,何醫生表示這些補充品主要含透明質酸及軟骨素,兩者都是構成軟骨的主要元素。雖然有人服用這些補充品後,覺得膝蓋較順,起步較快。然而口服劑難以在短時間內分佈到各關節軟骨,加上現時醫學界並沒有任何研究文獻一致證實對這兩種成分對改善關節退化有效,但長期或過量服用這類型補充品亦不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生活習慣方面,何醫生提醒不要讓膝蓋長時間處於極端屈曲的狀態,例如避免坐矮凳、太軟身的沙發等;切勿過分勞損關節,要平衡工作及休息,「長時間或長距離走路時,每二十分鐘就要休息一次,不要感到疲累、疼痛才懂得停下來。」本身有關節退化的人士更要避免行樓梯。
何醫生表示,若想改善持續性膝關節疼痛,應重點強化「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之一,負責膝蓋的伸直、維持人體直立姿勢,並給膝蓋提供穩定性和力量。運動時應注意著地力度及姿態,盡量選擇不會傷及膝蓋的運動,例如游泳、單車及空中漫步機等。肥胖人士可通過減肥延緩關節退化。
「小修小補」可改善症狀 最緊要及時就醫
雖然關節退化不可逆轉亦無法根治,但患者並非無計可施。現今醫學昌明,各種「小修小補」的手術,例如移除骨刺、磨平或修補半月板等,都能改善及紓緩退化症狀,減輕患者痛楚以及對日常生活所造成的不便。事實上,除非是沒有適時處理傷患、任由關節退化,否則情況一般不會惡化至無法走路。即使是最壞情況,也可選擇進行大型手術,如「關節置換手術」,即俗稱的「換關節」,但手術終究只能有限度地改善關節問題,而且有一定風險。
何醫生多次強調,一旦發現關節有問題,必須及早處理接受治療。即使惡化至行路都有困難,亦不應放棄,因為經過手術及物理治療後,依然有機會能重新正常走路。
何嘉棋醫生,香港註冊骨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