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生|補腎養肝薏米淮山5大聖品 養顔枸杞降血糖增性能力?

撰文:健康2.02021-04-13 02:02更新:2021-04-14 03:14

關於春季飲食的調養,所謂「食藥同源」,春天要少酸多甘,而且要補充一點腎氣,因為在肝陽萌動的時候,需要以腎水作為滋養。所謂「滋水涵木」,水為腎,木為肝,適當的補腎陰,可以調節涵養腎陰,保養肝陰,使肝陽不致於過於亢盛。

▼中醫醫學博士吳奇推薦5大「食藥兩用」食物(點擊下圖率先看清)👇👇👇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5大食藥兩用食物(01製圖)
+15

1. 枸杞

有一味很理想的藥又是食品,就是枸杞。枸杞被日本人稱之為養生的仙藥。枸杞性平味甘,無毒,入肝腎經,有顯著的滋腎益精、養肝明目、健筋骨的作用,稱為可以補真陰、真陽的抗衰老妙品。

中醫古代文獻當中,有很多有關枸杞的記載,講「補精氣,助不足,令人長壽,久服兼精神不老」的記載。凡是因為肝腎不足,所造成腰膝痠軟,兩腿無力、耳鳴耳聾、頭暈目眩、視物昏花、口乾、老年糖尿病、陽痿的人,都可以經常服用。

據現代科學研究,枸杞有輕度抗動脈硬化、降低血糖的作用,而且還有可以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防止脂肪肝的作用;還有一種成分可以降低血壓。

據北京最新的研究,枸杞還有一定的壯陽作用,老年人在服用一種特製的枸杞合劑的時候,性功能有所改善的比例達到35%。古時候有句諺語,「離家千里勿食枸杞」,說明枸杞確實是有特殊的壯陽作用,而且能夠防止衰老,增加免疫系統的協調性。

▼ 枸杞可配搭不同食材飲用,以下推介牛蒡枸杞茶:(按圖 👇👇👇)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牛蒡枸杞茶(01製圖)
+1

相關文章:降血壓茶|枸杞決明子5款降血壓茶 綠茶紅茶都得?不宜煲太滾?

2. 薏仁

薏米又稱薏仁,薏米也是春季飲食的聖品。薏米是一種亦藥亦米,食藥兩用的中藥,其味甘淡,性味涼,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補胃、清熱、利濕的四大功效。薏米可以熬粥,也可以入中藥,是難得的抗癌藥物、美容食品。

據研究,薏仁還有可殺傷癌細胞,阻止其生長的成份;北京已故的名醫易偉忠教授說過,薏仁可以治療尋常疣,而且可以美容。

3. 山藥

春天還可多食山藥。山藥又稱為淮山藥,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腎經,故有健脾益肺和補腎之功用。據《本草經》上說,久服能輕身駐顏。因為山藥是性平力緩,又可入菜,當為補養的食療。

中國古代醫籍大量實踐證實,長期食用山藥,有增進食慾,改善人體的消化系統的吸收功能,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同場加映:【糖尿病食療】山藥苡仁粥沙參麥冬湯5大食療 加5大穴位輕鬆控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糖尿病食療 (01製圖)
+12

4. 茯苓

茯苓,在北京大家都知道茯苓糕,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經常用茯苓來養生,因為茯苓是《本草經》特別講到可以養生益壽的中藥。

茯苓以雲南所產的質量最佳,又稱為雲苓,是正宗地道藥材,其味甘淡,甘可助脾胃,所以是春季食療聖品。

茯苓性平歸心脾肺經,很多養生學家,就把它製成茯苓糕、茯苓餅、茯苓酒;老人服用耳聰目明,腰腿有力,身輕體健,益壽延年。

5. 胡桃肉

是胡桃肉又稱核桃仁,是古老的一味食藥兩用的食品。《神農本草經》記載,胡桃肉食之能令人肥健,性溫,味甘,入腎肺經,又補腎固精,溫肺定咳之功。

養生家有一個食胡桃法,開始是每天服一顆,然後每5天加服1顆,至20顆止,周而復始。因為一開始食多會滋膩,不舒服。

長服胡桃肉,能令人皮膚細膩光滑,鬚髮黑澤,血脈通潤。胡桃肉適合肺腎虧虛或肝腎不足的人,還有對抗老年失智症的作用,因為胡桃的外形非常像人的大腦。

相關文章:養生茶|肝鬱易緊張失眠愈補愈燥?中醫推介洋甘菊2款茶紓緩情緒👇👇👇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洋甘菊茶、菊花枸杞茶怎麼泡?(01製圖)
+2

延伸閱讀:

預防黃斑部退化不能只吃葉黃素!營養師建議吃堅果護眼 「這種」改善眼睛疲勞最有效

本文摘自:《太極黃金分割四季十二時辰養生法》吳奇著

【本文獲「TVBS」授權轉載。】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