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曾有測試發現市面上15款多用途殺菌消毒噴劑中,大部分標明「有效殺滅99.9%病毒」字眼的產品,殺菌及消除病毒感染力的效能都未如理想。作為精明消費者,大家應該對每日所使用的消毒劑有更深入的認識,不論是功效、成份、適用範圍都要講究。在疫情肆虐的期間,要正確選擇有效的消毒劑,可參考以下重點!
市面上的測試是否可靠?通過SARS-CoV-2病毒測試才有公信力!
疫情持續超過一年,大眾對消毒、清潔仍然不能鬆懈,必須選出有效對付COVID-19的產品。雖然不少消毒劑標榜「有效消滅99.9%試驗病毒」,但測試所用病毒和方式會直接影響結果,消費者當然不容忽視。
根據相關報告指出,八成樣本 (12款) 中只能有效殺滅金黃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K12,卻無法抑制與同屬「包膜新冠病毒病毒」的「腺病毒」。不過就算消毒噴劑可殺滅「腺病毒」,亦只是「理論上」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並不是明顯代表可以消滅COVID-19。因此,想要有效殺死新型冠狀病毒,就要認準通過SARS-CoV-2或COVID-19病毒測試的消毒產品。
歐盟標準未必信心保證!ASTM國際認證更實際
大部分消毒用品都聲稱得到多項權威認證,但不同測試在清潔成效方面有何分別?以其中一種坊間常用的測試為例,歐盟標準EN14476的測試主要於實驗室內進行,只是將病毒浸在溶液內以測試能否殺滅病毒及需時多久。雖然可了解產品的效能,但不太切合實際環境使用。
而市面上進行的測試要求規格更高,結果相對可靠。測試會模擬現實生活中應用的情形,污染物件表面,再進行消毒。消費者不必依賴單一認證下決定,最好是參考更多的國際標準,再作比較;如:通過國際認證、同樣採用「污穢條件」測試的美國EPA ASTM1053標準。
Germ Killer 淨可立 (下稱GK) 一系列的產品根據美國EPA標準ASTM1053,採用真正SARS-CoV-2 病毒,加上模擬真實生活中實際應用方法,以指定噴灑距離及次數進行測試。結果證實有效殺滅99.9%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防疫不可鬆懈 每日加強清潔消毒
公用地方及設施如:商場、交通工具、扶手電梯等,均表示已採用「長效抗菌」技術防疫,消毒作用達半年至一年之久。然而,別以為已進行長期的抗菌處理就代表一勞永逸、必定安全,在人來人往的高危環境,亦不可忽略每日頻密的清潔以確保環境安全及保障公眾健康。
其實就算已採用「長效抗菌」技術,抗菌層每次接觸到細菌後都需再等待30-60分鐘才可以生效,殺滅細菌。另外,市面上有部分消毒劑使用時需稀釋或過水,過程繁複。對於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人而言,相當不便。GK一系列產品證實可在短時間內有效殺死99.99999%細菌和病毒,無論是公用、或家用都十分理想。
幼兒氣管易敏感 消毒噴劑最緊要成分安全
即使不少產品都標榜安全,但幼童肌膚較幼嫩、氣管容易敏感,接觸消毒劑後,有機會對眼睛、皮膚或呼吸道造成刺激、不適。所以,父母應為家中子女、長者謹慎選擇和使用無害的消毒劑。
很多人誤以為使用消毒劑噴灑全身,防疫效果更加理想;亦有幼稚園為圖方便,竟將含有「次氯酸」成分的產品噴向兒童。這類消毒產品或會對身體的黏膜有刺激性,一旦接觸皮膚更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經呼吸道吸入後或會嚴重損害肺部功能。而且「次氯酸」消毒劑的有效成分不太穩定,濃度和效能都會因存放期長、光線、溫度等因素下降。
為了避免病菌經空氣傳播,不少市民都會霧化儀器施放消毒劑。但醫療界並不建議採用這個方式,由於噴灑距離大,無法起防疫消毒的作用,更會增加誤服消毒劑或其殘餘物的危險。
而2011年韓國爆發的「加濕器殺菌劑殺人事件」仍然駭人聽聞,當年導致不少用家肺部纖維化。曾有幼兒長期吸入後,輕則出現呼吸困難、發燒等症狀,惟病情一直惡化;更罹患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更有嚴重的脫髮後遺症。據調查估計,事件至今已導致超過1.4萬人死亡,多達67萬人健康受損。
小心選擇無毒級別消毒劑 適合嬰孩、孕婦為佳
在疫情下,消毒劑成為生活必需品;成分是否有害,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環。GK空氣殺菌噴霧 (藍色) 採用獨特配方,通過LD50及OECD經合組織指南毒理測試報告,無急性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對吸入、經口及經皮膚安全,評為無毒級別,適合有嬰孩、孕婦及寵物的家庭。
全水性溫和配方,不含刺激成分,通過新加坡政府監管,可日常使用。而且成分不含易燃物,可放心使用在冷氣機出風位及隔塵網、衣物及鞋櫃。
相信大家已了解挑選消毒劑的條件,想對人體安全無害,又要消毒效能高,GK淨可立就是理想的商業及家用選擇。
詳情可瀏覽Germ Killer淨可立官網:https://www.familoves.hk/blog/posts/gk-germ-killer-for-surface-disinfection-of-the-covid-19-virus
(資料由客戶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