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太早,怎麼最近都沒看到林先生出來運動?」在公園走路時,方媽媽熱情地打招呼。「他呀,最近都沒什麼精神、動作很慢。」林太太苦惱地說:「而且他走路都走很小步、走不快,拖拖拉拉的,我就沒邀他出來運動。」「咦…他走路很小步?手會抖嗎?」方媽媽提醒:「如果有的話,要趕快去看醫師。我親戚也有類似的狀況,檢查發現是柏金遜症,吃藥之後就有改善。」
「大家最熟悉的柏金遜症狀就是顫抖,其次是動作變慢、姿態前傾、步伐變小。」台大醫院柏金遜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兼臨牀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吳瑞美醫師解釋:「有些患者因為動作慢、關節僵硬,可能會先到其他科別就診,最後才發現是柏金遜症。」
在柏金遜症初期時,患者動作會變慢,愈來愈不靈活、愈來愈僵硬。患者也容易出現顫抖,而且動作緩慢和顫抖的部位常是發生於同一個肢體。假使沒有多加注意,大約過兩年時間,柏金遜症會影響到另一個肢體,造成更明顯的問題,走路也愈來愈小步。
▼柏金遜症10大警號(按圖看清👇👇👇)







柏金遜症常見的症狀還有面無表情、講話小聲、平衡困難、字型變小、關節僵硬、關節痠疼等,皆是需要留意的警訊,若出現2、3個徵兆,建議要就醫檢查。
如若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患者動作會愈來愈慢,拿杯子、湯匙也會抖得很厲害,很難進食、穿衣、洗澡,幾乎無法自理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護才行。
年齡愈大,罹患柏金遜症的比例愈高
多數柏金遜症患者的年紀超過50歲,屬於老化疾病之一。目前60歲的銀髮族裏,柏金遜症患者約佔了1%;當年齡提高到70歲,柏金遜症患者的人數也會攀升,大約佔70歲人口的2%。雖然男性、女性都可能罹患柏金遜症,但男性患者人數略高於女性患者。
「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來看,台灣至少有六萬多人罹患柏金遜症。」台灣吳瑞美醫師提到:「這是最保守的估計,有的文獻提到約八萬,甚至十四萬。」
柏金遜症怎麼辦?
柏金遜症是種腦部退化疾病,我們的中腦有塊叫做「黑質」的區塊,裏面具有多巴胺神經元,負責生產多巴胺到腦部其他區域。多巴胺很重要,它的功能就像是腦部神經系統之間的信差,無論是眨眼、拿東西、行走、吞嚥等各種動作,都需要多巴胺在腦內傳遞訊息。
吳瑞美醫師解釋,柏金遜症患者腦部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提早退化,細胞數目減少,產生的多巴胺就不夠協調動作,因此患者會動作愈來愈慢,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由於這些神經元並不是一夕間全部凋亡,通常要到喪失約六成神經元後患者才會表現症狀。

「柏金遜症的治療,目前有三型別藥物,都與多巴胺有關。」吳瑞美醫師分析:「第一類就是直接補充多巴胺,第二類是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第三類則是分解酵素抑制劑。」
直接補充多巴胺的部分,是利用「左旋多巴」這個藥物,吃進去會被轉化成能在大腦運作的多巴胺;第二類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能模仿多巴胺來刺激多巴胺接受體;第三類分解酵素抑制劑則是靠着抑制分解酵素,來減少多巴胺的代謝,相對提高多巴胺的濃度。
紀錄藥物反應,病人日記很重要
柏金遜症患者剛開始接受藥物治療的時候,效果都很不錯,甚至有些患者能回復到日常的動作水平,看不出有柏金遜症。然而隨着患者罹病時間愈久,腦細胞死亡數目愈多,藥物治療的效果就愈來愈不穩定。
「多巴胺是個藥效比較短的藥,藥效僅能維持五到六小時。」吳瑞美醫師說:「患者從本來一天吃三次藥,後來可能變成要一天吃四次、甚至五次。」
吳瑞美醫師提及另一個治療困境:「患者服用藥物,藥效發揮後,患者行動會像常人一樣;但當藥效退去,患者會突然僵在那裏,動作變得特別慢,並開始顫抖,步伐很小,走路拖步。」
這種有時「來電」,有時「斷電」的狀況,經常是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多年以後會遇到的瓶頸,時好、時壞的情形可能愈來愈頻繁。
患者經常會問,「如果增加多巴胺的藥量,是否就能避免斷電呢?」。
「我們不能一昧地增加多巴胺的藥量。」吳瑞美醫師提醒:「增加多巴胺藥量,雖然能讓動作不那麼慢,比較正常,但可能會激發一些不自主動作,例如讓人搖頭晃腦、手動來動去,甚至手舞足蹈像要跳舞那樣,稱為異動症(dyskinesia)。」
為了要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及平時的確切狀況,醫師會請患者紀錄「藥效反應紀錄表」。此紀錄表以半小時或一小時為單位,讓患者紀錄自己的吃藥時間,以及不同時間點的反應,何時「斷電」、何時「停電」、何時「暴衝」,都一目了然,回診時醫師就能根據藥效反應紀錄表來調整藥物。
改善柏金遜症治療瓶頸
吳瑞美醫師說明,左旋多巴藥物屬於速效型,藥效來的快,但也去的快,可能服藥三小時之後藥物濃度就由升高到降的很低。如果在左旋多巴藥物裏加上一個特殊的酵素抑制劑,能減緩藥物被代謝的速度,讓藥物慢慢釋放,這時藥物屬於緩效型,比較慢才開始作用,但能維持較久的時間。
現在透過改變藥物動力學做出二合一藥物,一顆膠囊裏有三分之一是速效型,三分之二是緩效型,如此一來,前面靠着速效型部份釋放出藥效,後面靠緩效型維持藥效,藥物濃度可以維持五到六個小時,患者一天吃三到四次藥就能維持在較穩定的狀態,減少突然斷電、來電,時好時壞的狀況。

「對一些有明顯來電、停電狀況的患者,或是罹病較久,一般藥物已經藥效轉弱的患者來說,就適合使用二合一的藥物控制病情。」吳瑞美醫師說:「同時有些研究也發現,若在罹病早期就開始使用這類二合一藥物,患者血中的藥物濃度會處在較平穩的狀態,比較不會出現不自主扭動。」
吳瑞美醫師回憶,之前有位五十多歲的柏金遜症患者已罹病十多年,每天需要服用左旋巴胺五次,再加上多巴胺促效劑,但隨着病情愈來愈嚴重,多一點藥物就開始晃動,少一點藥物又僵硬到完全動不了,從平時可以撐拐杖,到需要坐輪椅,可說是每況愈下。後來替他更換成二合一藥物,體內多巴胺的濃度趨於穩定,一天最多服用四次藥物,就能保持整天活動正常,不會晃動,也不會僵硬到需要輪椅代步,生活品質獲得極大的改善。
貼心小提醒
柏金遜症常見的症狀包括顫抖、行動遲緩、面無表情、走路碎步、平衡困難、講話小聲、字型變小、關節僵硬、關節痠疼等,大家務必多加留意,不要認為只是單純的老化,若出現2、3個徵兆,建議要就醫檢查,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十大警訊愛注意!治療巴金森症醫師圖文解說】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