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衞生署周三(13日)公布新增42宗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晚上更新確診者地址大廈名單,新填地街20至26號雙號門牌再有住戶「中招」,周三新增6名患者,累計確診者已達27人。而該處一帶繼續有多幢唐樓中招,周三新增上海街168號多一名確診者,為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工人;「疫區」範圍亦擴至彌敦道,彌敦道315號亦有住戶確診,佐敦一帶單日新增13宗確診個案。這個圍繞廟街的0.1平方公里「廟街疫區」,疫情仍在惡化。
另外,紀律部隊宿舍油美苑淑美閣亦「中招」,新增一名50歲男子確診,為源頭不明個案,患者料為駐守鐵路警區港島綫巡邏小隊的50歲男警員。
▼1.12新填地街唐樓爆疫▼







新填地街唐樓及廣東道577號再增患者
佐敦「廟街疫區」內填地街20至26號雙號門牌唐樓,有多個劏房戶的唐樓爆疫。根據最新資料,在周三新增的個案中,有6名確診者報稱於該批大廈居住,分別為3男3女,年齡介乎31至62歲;只有一人居於20號,其餘確診者均居於26號。當中兩名居於26號的確診者源頭不明個案,包括40歲女子(#9373)及62歲男子(#9376),二人分別於1月11日及1月5日發病。
附近一帶亦繼續出現確診個案,與新填地街20至26號雙號門牌大廈僅1分鐘路程的廣東道577號,周三再多兩宗確診個案,同樣屬「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工程」群組,分別為25歲女子(#9351)及26歲女子(#9353),二人分別於1月11日及1月10日發病。
![1月12日晚上,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到新埴地街26號,帶離2名居民往檢疫。(余俊亮]攝) 1月12日晚上,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到新埴地街26號,帶離2名居民往檢疫。(余俊亮]攝)](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10113/425821376088641536629510.jpeg/dllmzexlce6YBYu3bCSJzO0C2FGyDdQCYuoCaHjqAmg?v=w1920)
![1月12日晚上,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到新埴地街26號,帶離2名居民往檢疫。(余俊亮]攝) 1月12日晚上,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到新埴地街26號,帶離2名居民往檢疫。(余俊亮]攝)](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10113/425821379330969600079621.jpeg/pUXlv8CtL1hDLi9FfC6FelJsJ8lRurgReUHwGGNB8Bg?v=w1920)
![1月12日晚上,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到新埴地街26號,帶離2名居民往檢疫。(余俊亮]攝) 1月12日晚上,穿上保護衣的政府人員到新埴地街26號,帶離2名居民往檢疫。(余俊亮]攝)](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dw/20210113/425821382367776768075621.jpeg/75MOW3LdhJ49OubOBB97ffsngFg8CzbKFcwgSA_MIEg?v=w1920)



上海街患者屬將藍隧道地盤工人
上海街168號亦「失守」,周三新增有住戶確診,該大廈距離新填地街20至26號雙號門牌大廈同樣僅1分鐘路程。該大廈的確診者為50歲男子(#9377),為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工人,於1月10日發病。
「廟街疫區」亦由周二的白加士街、甘肅街、廣東道、佐敦道0.1平方公里方形範圍,擴大至彌敦道唐樓。在周三新增的個案中,彌敦道315號出現兩名確診者,同為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群組,包括52歲男子(#9372),他曾赴地盤,為無病徵個案;另一名確診者為48歲女子(#9382),她於1月10日發病。而該地盤群組另一新增確診者為46歲男子(#9364),沒有病徵;居於元朗鴻業樓。



港灣豪庭7座增一隱形患者
早前須進行強制檢測的大角咀港灣豪庭7座,周三亦新增一名確診者,為74歲婦(#9345),她沒有病徵,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石蔭邨仁石樓至周三則已累計有4宗個案,新增三名患者與該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此外,紀律部隊宿舍油塘油美苑淑美閣亦有確診者,為50歲男子(#9378),於1月9日發病,為源頭不明個案。警方周二公布一名駐守鐵路警區港島綫巡邏小隊的50歲男警員,周一(11日)感到不適並前往私家診所求醫,昨日初步確診。
▼1月13日.近14日患者住所及行蹤▼







▼社交距離措施 再延續至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