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屬全球10大最常見癌症,是不容忽視的泌尿科疾病,香港平均每年有400宗新症,病發死亡率佔近40%。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在泌尿外科國際權威期刊發表兩項研究,發現無論男女,吸煙率與膀胱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呈正向關係,且男性的死亡率更高。另外,研究亦指,膀胱癌與吸煙和經濟能力的關係,發現吸煙人士比越低,以及具較高經濟能力的地區,膀胱癌死亡率相對較低。

煙草含有大量致癌物 增患癌風險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黃至生指出,膀胱癌與身體長期吸入致癌物質有關,吸煙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煙草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令患上膀胱癌的風險增加,患者病情亦會惡化。他又呼籲市民減少吸煙,減低患膀胱癌的機會。另外,男性患上膀胱癌的機會比較女性更高,根據2018年GLOBOCAN數據,男女比例是4:1。
研究結果又顯示,膀胱癌在亞洲整體發病率下降,但死亡率上升;相反在歐洲國家發病率,雖呈上升趨勢,但死亡率則下降。黃推測,富裕國家的人有較高疾病知識,而且較易獲得公共醫療服務,及早接受檢查,因此死亡率較低。反之,亞洲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衛生資源有限,導致未能發現及治療。


膀胱癌患者普遍因小便時無痛但有血尿而求診,醫生往往以傳統手術治療,但對癌症控制未如理想,體內留有殘餘腫瘤細胞,1年複發率為24%。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助理教授醫生張源津表示,近10年普及的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ERBT),目標是把膀胱腫瘤整塊切除,亦可減低複發率到19.6%,比傳統手術安全。市民楊先生2017年時發現自己的尿液很黃,在身體檢查後發現有大約3cm腫瘤,於2018年進行ERBT,手術期間無特別痛楚,術後康復亦理想,至今未有復發。
至於如何預防膀胱癌,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教授及中大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則建議公眾儘量戒煙、少吃醃製的食品,多飲水吃蔬菜等等。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