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瑪嘉烈醫院爆感染群組 一文了解細菌潛伏期、預防方法

撰文:浩賢2025-02-12 10:45更新:2025-02-12 10:45

瑪嘉烈醫院爆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3名腫瘤科醫生先後出現病徵,其中一名年輕醫生由病發至不治僅3天,其餘兩人病徵輕微。根據初步化驗結果顯示,其中一名醫生的糞便樣本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但包括離世患者在內的兩名患者則呈陰性反應。

  • 綜合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衞生防護中心初步認為此群組個案可能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有關。目前,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已參與調查。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在2月11日的記者會形容該名醫生離世突然及罕見,很少有健康而且沒有長期病的人,因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死亡,目前不排除任何致病可能。(資料圖片/周令知攝)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在2月11日的記者會形容該名醫生離世突然及罕見,很少有健康而且沒有長期病的人,因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死亡,目前不排除任何致病可能。(資料圖片/周令知攝)

袁國勇指,正循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群組爆發的方向調查,但由於3人中只有一人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細菌,所以不排除其他可能性。袁國勇指出,目前要等待環境樣本和基因排序報告結果,亦需要病理科醫生做死因研究,抽取組織檢查清楚,才能知道真正死因。

瑪嘉烈醫院昨日(11日)公布,3名腫瘤科醫生感染,先後在2月4日、6日及10日出現發燒等病徵。其中一人在2月4日出現病徵,並於2月6日入急症室求醫,患者在2月7日離世,據悉死者30多歲;其餘二人病徵輕微,暫時未找到三人關聯。院方在其中一人的糞便樣本驗出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而死者樣本則呈陰性,或因服食了抗生素。

袁國勇提醒,若出現腹瀉不要胡亂服用抗生素,必須了解清楚是什麼感染,才能選擇適合的藥物,否則亂服抗生素反而可能令嚴重性增加。他說:「根本腹瀉,無論病毒或病菌,唔需要食抗生素,你屙晒佢就無事。當年紀大,或年紀好輕,有長期病患,屙得好犀利、屙血,要驗清楚,先知道咩藥能夠幫助。」

至於病房或醫院餐廳是否需要暫時關閉,袁國勇認為沒有需要,而病人亦毋須擔心。(周令知攝)
至於病房或醫院餐廳是否需要暫時關閉,袁國勇認為沒有需要,而病人亦毋須擔心。(周令知攝)
至於病房或醫院餐廳是否需要暫時關閉,袁國勇認為沒有需要,而病人亦毋須擔心。(周令知攝)

什麼是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於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的細菌。大多數大腸桿菌菌株都不會造成傷害,但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則能產生強烈毒素,並可引致嚴重的食物傳播疾病。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屬 O157:H7 型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如患者不幸患上這細菌感染,除了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痛等症狀外,嚴重者更有機會出現出血性腹瀉等併發症,甚至死亡。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傳播途徑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的傳播途徑多樣化,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傳播:

1. 食物傳播

  • • 未煮熟的肉類:特別是碎牛肉(如漢堡肉),因為屠宰和加工過程中可能受到污染。

  • • 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如牛奶、芝士等。

  • • 受污染的蔬菜和水果:如生菜、菠菜、苜蓿芽等,可能在種植、收穫或處理過程中受到污染。

2. 水源傳播

  • • 飲用水:飲用受污染的水源(如井水或未經處理的自來水)可能導致感染。

  • • 娛樂用水:在受污染的湖泊、河流或游泳池中游泳,可能因誤吞水而感染。

3. 人與人接觸傳播

  • • 糞口途徑: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糞便(如更換尿布後未洗手)或間接接觸受污染的物體表面。

  • • 家庭或機構內的傳播:在家庭、託兒所、學校或護理機構中,因衛生條件不佳或手部衛生不當而傳播。

4. 動物接觸傳播

  • • 農場動物:直接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如牛、羊、山羊等),或接觸其動物的糞便及受污染的環境(如農場、動物園)。

  • • 寵物:寵物(如狗、貓)身上亦可能攜帶細菌,接觸後未洗手可能導致感染。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潛伏期及症狀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的潛伏期約為 3 – 8 天,當中多數患者會在 3 – 4 天左右發病。

如不幸患上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通常會出現以下症狀:

1. 胃腸道症狀

  • 腹瀉:最初可能為水樣腹瀉,隨後可能發展為 血性腹瀉(出血性結腸炎)。

  • 腹痛:通常為痙攣性疼痛,可能非常劇烈。

  • 噁心和嘔吐:部份患者可能出現。

  • 輕度發燒:通常不超過 38.5°C,與其他細菌感染相比,發燒較不常見。

2. 嚴重併發症

約 5-10% 的STEC感染者可能發展為 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這是一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常見於兒童和老年人。HUS的症狀包括:

  • 急性腎衰竭:尿量減少或無尿。

  • 溶血性貧血:紅細胞被破壞,導致貧血。

  • 血小板減少:增加出血風險。

  • 神經系統症狀:如嗜睡、癲癇或昏迷。

3. 其他可能症狀

  • • 脫水:由於腹瀉和嘔吐導致體液流失。

  • • 疲勞和虛弱:因貧血和毒素影響。

衛生署提提你 預防感染要留意5點!

根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建議,以下是一些預防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方法:

  • • 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在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包括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分開生及熟的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以預防食物受到污染並避免由食物傳播疾病。

  • • 勤洗雙手:在處理食物、進食前、處理生肉或家禽後、如廁所或更換尿片後以及接觸動物後,應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淨雙手,這有助於防止病菌的傳播。

  • • 食用安全食物和飲用水:進食和飲用已徹底煮熟和煮沸的食物和飲用水;確保食物的中心溫度達到70°C或以上,並維持至少30秒,以確保殺死潛在的病原體。

  • • 避免食用未經處理的牛奶或食物:避免食用未經消毒的牛奶或未經煮熟的食物,以減少感染風險。

  • • 尋求醫療幫助:如果出現懷疑受到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的腸道症狀,如出血性腹瀉,應立即就醫,以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家居清潔三寶要小心使用(01製圖)
+11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