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市16歲少年小項,在農曆新年期間「報復式」連日通宵打機,突然在家中口吐白沫、肢體抽搐,送院檢查後證實是癲癇發作。
浙江寧波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范偉女提醒,長期熬夜、睡眠不足、閃光刺激、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精神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等都可能誘發癲癇。
《寧波晚報》報道,小項平日沒有機會使用電子產品,一放寒假就開始「放飛自我」,每天都用手機打遊戲,不分晝夜,發病前,他已經連續兩晚通宵玩遊戲,「一門心思想著迅速打通關,有時候太投入,一打就是一晚上」。
發病當天凌晨,小項突然大叫一聲,家人驚醒後推門而入,只見坐在電腦桌前的小項雙眼上翻,口吐白沫,肢體抽搐,從椅子滑落到地上。幾分鐘後,小項逐漸清醒,但隨即出現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狀,家人見狀立即將他送院。

浙江寧波市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范偉女介紹,小項是第一次癲癇發作,院方為他詳細檢查體格,做磁力共振、動態腦電圖等檢查,仍未能找出具體病因。經過分析,判斷主要是由玩遊戲時情緒激動及熬夜兩種因素疊加所致。
范偉女介紹,大腦通過產生電活動來控制人體活動,這種電活動受到非常精確和有序的調節,癲癇則是由於大腦異常的過度放電,引起的以短暫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徵的慢性腦部疾病,具有突然發生、反覆發作、症狀刻板的特點。其中有一種稱為光敏性癲癇,對「刺激」十分敏感。
她指出,癲癇屬於神經科常見病,可見於任何年齡階段,主要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特發性是指沒有明確原因,繼發性則由腦梗、腦出血、腦外傷、腦部腫瘤等各種原因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或者異常而導致的癲癇。
在青少年中,特發性癲癇較多,但隨着年齡增長,腦血管病、老人癡呆和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概率增加,因此在中老年人中,繼發性癲癇相對較多。

范偉女表示,熬夜只是癲癇的誘發因素,癲癇的發病機制複雜,目前仍未完全明確,但長期熬夜、睡眠不足、閃光刺激、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精神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等都可能誘發癲癇。
她提醒,長期熬夜不僅有機會誘發癲癇,還可能誘發多種疾病,例如出現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胃腸功能紊亂、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要作息規律,盡量避免熬夜。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