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只有壓力沒幸福?沒人理解、分擔也別自責 9招助紓解身心

撰文:媽媽寶寶2025-02-16 02:00更新:2025-02-16 02:00

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憂鬱症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憂鬱症甚至是造成失能疾病的第一名。

以台灣而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過去以台灣民眾憂鬱症量表進行了兩萬多人的社群調查,發現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症,5.2%有重度憂鬱症。歲以上8.4%重度憂鬱,其次15-17歲6.8%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超過百萬。心理學角度來看,身為媽媽容易罹患憂鬱症的原因主要可以從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三個面向來探討。

  • 若因家務與照顧孩子而感壓力甚至產生抑鬱,以下的建議或許能助紓緩壓力:(按圖了解)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為母心聲|生活壓力大到抑鬱,9招幫媽媽紓壓!(01製圖)
+16

母親容易患憂鬱症的原因

1. 生理因素:包括妊娠、產後、經前期和更年期

女性在生理上容易受到荷爾蒙波動的影響,特別是在懷孕、產後、經前期和更年期這些生命階段。產後憂鬱症是媽媽特別常見的情緒障礙,許多新手媽媽在產後的數周或數月中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憂鬱和自責的情緒風險。

2. 心理因素:肩負育兒、家務和職位等職務責任

許多媽媽在家庭責任增加後,會面臨角色壓力的責任。

3. 社會文化因素:對母親角色的期待

社會上對母親有許多理想化的期待,認為母親應該無微不至、堅定和無私。情緒壓力現代女性常要平衡家庭和職場的需求,這樣的雙重壓力也容易引發憂鬱症狀。

女性最容易罹患憂鬱症的階段

女性在以下幾個階段最容易普遍患有憂鬱症:

  • 1. 產後:這段時間因荷爾蒙激動,加上撫養新生兒的壓力,產後憂鬱症相當常見。

  • 2. 更年期: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加上身體的年齡和生活角色的改變,容易導致情緒不穩定。

  • 3. 重大生活轉折:例如離婚、喪偶、職場轉換,或孩子成長離家等,這些轉變會讓女性感到孤獨或失去支持系統。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婚姻|時至今日仍講「男主外女主內」?(01製圖)
+5

「就是沒有人支持我!替我分擔家務工作。」當母親患有憂鬱症

當一位母親患有憂鬱症時,家人和朋友扮演着至關重要的支持角色的關鍵,讓她有時間去處理自己的情緒和健康。

1. 尋求外部社會支持

當家庭成員無法分擔責任,仍然可以尋求外部的支持系統。幫助母親在情緒上獲得支持,並在日常的家務、育兒方面獲得幫助。

2. 設立日常小目標

當生活中的壓力來自定時責任時,設定小而可完成的目標是減輕壓力的有效方法,而不是期望的一次完成所有問題。

3. 學會接受不完美的標準

許多母親在面對憂鬱症時,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尤其是當她們無法像以前那樣地照顧家庭時,會覺得內在負擔或自責。不是每個家務活或育兒責任都需要做到完美,適應的放鬆標準,接受自己當前的狀況,對情緒的恢復和減少自我懲罰至關重要。

4. 專注於自我照顧

戒嚴家中沒有可以分擔責任的人,母親也需要學習適時照顧自己。周數十次的冥想或呼吸練習,也能幫助減輕焦慮和壓力,對情緒的穩定和改善有幫助。

相關文章:「寶寶睡了你怎麼不休息?」 10句激心說話當媽媽的怎都有聽過…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10句不體諒全職媽媽的說話(01製圖)
+25

5. 專業幫助與治療

當壓力如此之大時,尋求心理治療幫助是非常必要的應對壓力。

6. 尋找家庭或社會資源協助

許多地方提供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的支援服務,例如提供家庭照顧者支援、家庭輔導、育兒幫助等。機構中心了解她是否能夠獲得此類幫助。

7. 尋求情感支持和陪伴

在沒有分擔家務的情況下,情感支持是非常的。 即使無法實際分擔責任,親友的關懷和陪伴也能夠減少孤獨感和無助感。 這不僅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溝通,還可以幫助她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情況。

8. 設法簡化生活和家庭事務

在無法分擔的情況下,簡化家庭日常事務是另一種減少壓力的方法。輕鬆的方法、靈活的家庭運作方式,有助於減輕壓力並增加情緒穩定。

9. 了解憂鬱症的復原過程

最後,憂鬱症的康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母親不能期待一夜之間完全恢復。照顧的習慣、及時尋求社會支持,這些都是復原的步驟很重要。

當母親陷入這種困境時,雖然可能缺乏外部支持,但仍然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她減輕壓力、尋求專業幫助並恢復健康。照顧自己是復原的關鍵步驟。

  • 【延伸閲讀,更多育兒故事】

大家好,我叫Wolfy,我已經5個月了。現在是早上4點半,我睡醒啦!一般我睡醒後都止不住的想哭。(YouTube@Paolo fromTOKYO)
睡在一旁的是我的媽媽Ora,聽到我的哭聲就趕緊起牀看我了,還温柔的對我說早上好。(YouTube@Paolo fromTOKYO)
接着媽媽就一直在哄我逗我,然後開始給我餵奶。(YouTube@Paolo fromTOKYO)
我看得出來媽媽真的很睏。(YouTube@Paolo fromTOKYO)
再餵完我之後,媽媽要準備休息了,於是媽媽喊醒了睡在旁邊的爸爸。(YouTube@Paolo fromTOKYO)
此時是早上五點,我們父子的快樂時光開始了。(YouTube@Paolo fromTOKYO)
+29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01製圖)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01製圖)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01製圖)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01製圖)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01製圖)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01製圖)
爸爸極累又要湊仔,竟想出絕世好橋!(Facebook / @Monica Weber)
+6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