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初期症狀不明顯20%患者首次就診即洗腎?醫1招逆轉腎功能

撰文:健康2.02025-01-26 02:02更新:2025-02-11 11:01

腎臟有問題的人不少,但早期卻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台灣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健康主播鄭凱云主持的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中分享一個案例,台灣一名上班族男性某天早上起床感到疲累,以為是感冒,沒想到看診後竟被告知必須立即洗腎。洪永祥也透露,腎病有5個症狀容易被忽略!

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20%患者首次就診即洗腎

台灣人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台灣更是有「洗腎王國」之稱。台灣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除了止痛藥、來路不明藥物的不當使用,以及三高疾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外,許多人認為腎臟病早期難以察覺,但實際上仍有跡可循。

相關文章:護腎|太鹹、甜飲、少喝水影響腎功能!10大傷腎習慣這些藥要避食👇👇👇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0大傷腎習慣(01製圖)
+15

他指出,台灣約有20%的腎臟病患,在第一次看腎臟科時,就被宣布需要洗腎,這類患者被稱為「不知不覺者」。相對地,有些人會在體檢時透過抽血、驗尿、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腎臟問題,屬於「先知先覺者」。

洪永祥舉例,曾遇過一名上班族男性,某天早上醒來時感到全身無力、喉嚨痛,以為是感冒不適,沒想到在醫院檢查後,發現身上散發尿毒味,臉色灰白,呼吸中帶有阿摩尼亞味。這名男子被診斷出罹患慢性腎衰竭第五期,當天就被轉往急診室進行洗腎。

台灣腎衰竭95%是慢性腎衰竭 醫曝腎病10大警訊

洪永祥說明,台灣超過95%的腎衰竭屬於慢性腎衰竭,主要是由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尿酸、痛風等疾病引起;從確診這些疾病到需要洗腎,平均需要25~30年的時間。

而腎臟疾病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直到第四期時才會出現明顯的徵兆。他提供一個口訣「泡、水、高、貧、倦」,分別代表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疲倦等症狀。除此之外,腎病還有5個症狀容易被忽略,就是夜間頻尿、抽筋、皮膚搔癢變黑、氣喘胸悶、噁心嘔吐等也都是可能的腎病表現。

洪永祥提醒,以上總共10個症狀,若同時出現3個以上的症狀,就應盡快尋求腎臟科醫師的協助。他表示,即使最後真的需要洗腎,也不必過於恐慌,只要配合治療,仍然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相關文章:腎病|夜尿頻密、皮膚變黑恐患腎病 出現這些症狀或離洗腎不遠!👇👇👇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0大潛在腎臟疾病危機的症狀(01製圖)
+18

泡溫泉可促進腎臟健康 掌握正確方法

平時該如何預防和延緩腎衰竭?洪永祥分享一個既舒服又有效的方法——泡溫水澡或泡溫泉。日本研究顯示,經常泡溫泉的老年人,其血壓跟沒泡溫泉者相比,平均低10mmHg左右,罹患高血壓的比例也較低。

洪永祥解釋,泡澡或泡溫泉可以促進微血管循環、排汗代謝毒素、增加新陳代謝、紓壓放鬆等,對腎功能有諸多助益。不過他也提醒,泡溫泉時水溫應控制在38~42度之間,避免過冷或過熱刺激交感神經。此外,泡溫泉前應補充水分,約喝250~300c.c.的水;若正處於發燒、傷口感染、大量蛋白尿等急性發炎反應期,則應暫緩泡溫泉。

黃金護腎8守則(按圖看清👇👇👇)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黃金護腎8守則(01製圖)
+4

相關文章:護腎|早期症狀不明顯如何預防?黃金護腎8守則遠離腎臟疾病風險

洪永祥特別提醒,洗腎患者剛洗腎完不要泡溫泉,建議隔天再進行,以免因過度脫水導致血壓驟降、休克的危險。泡溫泉時間以15分鐘為宜,不宜過長。

  •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