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紋髮公司邊間好?紋髮師技術決定效果 附四大揀選準則

撰文:健康Easy2025-01-23 04:00更新:2025-01-23 04:00

很多都市人都深受頭髮稀疏所困擾,頭髮稀薄、M字額、髮線後移極度影響外表,看上去十分顯老,大大打撃個人形象、自信心,要解決脫髮所導致的外觀問題,除了戴假髮、植髮外,紋髮可能是個好選擇!近年,隨著科技的進步,紋髮作為一種新興的解決方案,越來越備受關注,像真度高,打造豐盈髮絲的效果,只是,大家對這項新興技術都不太了解,更不清楚在香港要怎樣選擇紋髮公司進行紋髮療程,在這篇文章中,會帶大家講解紋髮的原理、選擇紋髮公司時的注意事項。

紋髮是甚麼?原理和優勝之處

紋髮是一種新興另類的,令頭髮外觀有增髮效果的專業技術,和紋身原理和方式相似,將特殊的色素或墨水以微針技術植入頭皮,模擬自然的毛髮效果,使頭髮稀疏、光禿、髮際線的位置看起來更加濃密,營造出自然的生髮外觀效果,只是,與紋身不同的是紋髮效果並非永久,會隨著新陳代謝而變淡、腿色,但一般而言,效果持久可維持3至5年。此外,紋髮的優勝之處在於過程相對簡單、無需恢復期,可即時見效,適合大多數人群。

在香港,綜合市面上三大紋髮技巧包括NPM紋髮、SMP紋髮及線條紋髮技術,根據客人針對處理,取長補短解決頭髮外觀問題!

線條紋髮:模仿自然髮絲,用於修復髮際線和疤痕。

SMP紋髮:SMP紋髮使用單針刺頭注入形式,將色素逐一渗透到頭皮,適用於細部修飾,效果精細。

NPM紋髮:NPM是來自以色列的品牌,使用專利滾輪針技術,獨家研發的滾輪形成類似毛囊的小色素點,能夠均勻注入色素。

NPM專利革命滾輪改善了傳統紋髮的弊端。
NPM專利革命滾輪改善了傳統紋髮的弊端。

選擇紋髮療程要小心 三大因素影響紋髮效果

紋髮雖然較簡單,亦有即時效果,不少人都躍躍欲試,但是在選擇紋髮療程時必須小心謹慎,避免紋髮失敗!紋髮是一項講究專業的技術,將色素紋上頭皮上,使用最新紋髮技術能減低對頭皮的損傷、縮短紋髮所需時間,有效提升紋髮效果;此外,所使用的色素對能否維持持久性、減少過敏反應有一定影響;另外,紋髮師的技術和經驗,有經驗的紋髮師能夠根據客人脫髮情況提供最精確的處理方式,以及將紋髮效果做得最為自然。

香港紋髮公司邊間好?四大重點揀擇準則

在香港選擇紋髮公司時,可以根據以下四大標準篩選,揀選最安全放心的紋髮公司進行紋髮。

經驗豐富的紋髮師:選擇紋髮療程時,應選擇有多年經驗的紋髮師,市面上有很多沒有充足紋髮經驗的美容師也會提供紋髮服務,這些紋髮師的技術及質素參差,使紋髮效果不及預期,紋髮顏色不夠深、缺乏立體感。

傳統SMP紋髮的失敗案例,着色的密度低和不自然。
傳統SMP紋髮的失敗案例,着色的密度低和不自然。

技術認證:確保該紋髮技術、紋髮師擁有相關認證。其中NPM紋髮技術採用純天然頭皮專用植物色素,由以色列引入,着色於頭皮皮膚表皮層,模擬出髮絲或毛囊的效果。當中採用的頭皮專用NPM滾輪針更獲得國際專利認證(專利註冊號碼:61-561-949),滾輪上有56支針,針對不同脫髮位置,利用不同大小的針頭,配合深淺不同的顏色,製造出多變的造型。

客戶評價:查看真實客戶的評價和反饋。

品牌背景:選擇的大型、可靠、曾獲獎、最好有媒體報導過的大品牌,坊間太多抄襲、假冒有關技術的美容院濫竽充數,欺騙消費者,有豐富經驗、真材實料的品牌才能給予消費者信心,避免中伏。

NPM 紋髮專家 香港、新加坡、中國總代理 多年紋髮豐富經驗

NPM紋髮專家ZA老師綜合市面上三大紋髮技巧,包括NPM紋髮、SMP紋髮及線條紋髮技術,針對處理客人脫髮問題,如髮界變闊、髮線向後移、地中海、全光頭等。NPM 紋髮專家 ZA老師自2014年開始已是亞洲區紋髮導師,NPM品牌更是香港、新加坡、中國總代理,多年來憑著豐富經驗和專業,勇奪無數獎項,包括《香港最優秀紋髮服務大獎》、《最傑出紋髮導師-ZA老師》、《香港最有價值企業大獎》等,印證業界中的紋髮實力。

進行NPM紋髮後,頭髮明顯感覺濃密。
進行NPM紋髮後,頭髮明顯感覺濃密。

NPM紋髮使用的儀器/色乳/針具都是頭皮特製工具,採用由以色列引入純天然頭皮專用植物色素,分子顆粒更細膩,顏色不會變異,並且操作的皮層也比紋身淺一些,不會傷害到毛囊,不影響頭髮再生,有專利認證,與紋身完全不同,有不同的質量證書,使紋髮像真度十足,模擬出髮絲或毛囊的自然效果。多年來大獲好評,客人絡繹不絕,全因紋髮實力真材實料口碑好。

NPM紋髮專家ZA老師在業界有著信心保證,專注針對處理客人脫髮問題,以目前世界同類產品中公證最先進的紋髮療程,NPM紋髮全球專利技術—HFS頭皮仿真毛囊技術(專利註册號 61-561-949)為客戶改善外觀,重拾自信。

有急切需要解決脫髮帶來的尷尬和煩惱,歡迎到以下網址聯絡NPM紋髮專家。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或服務內所刊的內容、療法、建議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